辽宁海事局多措并举助力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影响,辽宁海事局立足海事职能,发挥海事专业优势,主动融入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大局,助力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6月16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年初以来辽宁海事局在疫情防控、物流保通保畅、维护水上交通安全等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

  针对集装箱班轮“班期紧、停留短、装卸快”的特点,辽宁海事局健全完善“船舶安全检查智能选船机制”,提高船舶通关速度和便利化程度,促进中欧班列运行的提质增效。该机制被列入全国复制推广试点经验,已成为全国标杆。与此同时,辽宁海事局在全国率先开辟“海洋污染物运输绿色通道”,帮助相关企业以非限制性货物方式出口海洋污染货物,通过节省物流成本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按照大窑湾口岸运输3000标箱的海洋污染物来测算,保守估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经济成本375万美元,减少物流时间6000个自然日。

  在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积极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辽宁海事局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开展审批项目“一站式服务”,推广使用海事系统“一网通办”电子政务平台,推进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全国通办、船舶临时审核发证业务“一日办结”、船舶登记业务“四证并联”办理等惠企便民举措,减少申请材料 43 项、优化申请材料 21 项,行政审批时效提速至法定时限的40%,为航运企业大幅节约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在服务保障大连湾海底隧道重大民生工程方面,结合北方海域大型涉水工程施工作业纬度高、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辽宁海事局以“安全管理专职化、安全保障项目化”的工作思路精准施策,保障每个管节丝毫不差的成功对接,助力施工效率提升20%以上,管节安装作业多次刷新国内用时最短纪录。

  在细化大型船舶的通航安全保障措施方面,2021年至今,辽宁海事局累计实现了16艘40万吨矿石船、11艘大型散装油船的夜航靠离泊作业以及5艘船舶的雾航作业,累计节省船期超过了400小时。

  【延伸阅读】

  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同时也是中国交通建筑史上,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项技术条件复杂、建设标准高的跨海交通工程。作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第一条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全长约5100米,设计时速60km/h,总投资163.1亿元,是仅次于港珠澳大桥工程沉管隧道,以及在建的深圳至中山深中通道以外的第三长沉管隧道。

  据了解,该隧道工程包括海底沉管隧道、陆域段隧道、道路工程等,其中海底沉管隧道长3035米,由18节预制管节组成,单节沉管最大重量约6万吨,隧道结构外包宽度达43.6米,单孔行车孔跨度达17.55米,是世界上单孔跨度最大、结构外包尺寸最大的沉管隧道。预计建成后,该隧道将极大缓解大连市主城区南北交通压力。

  北国网记者  李冰

校对:杨金凤
责编:栾溪

PC版

Copyright © 2021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