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里的人间烟火】立冬·西风至 水始冰

  袅袅温气,缓缓生韵。

  时值立冬,在辽宁千山脚下,树梢的一簇簇金黄、一抹抹火红,沉淀了从深秋到初冬的绚烂。

  立冬,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立冬之后,由北到南,气温梯度明显加大。此时,南方还时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的日子,而北方已进入“以风鸣冬”的寒冷时节。

  今天,罗师傅带着徒弟杨金凯,走进了千山脚下吴阿姨的小院,他们要和吴阿姨一起蒸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酸菜馅儿饺子。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我国古代社会,立冬是“四时八节”之一,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了“七十二候”,其中立冬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孝经纬》中亦有云:“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所谓“立冬补冬,补补嘴空”。在东北民间,补冬的习俗代代延续。古时农民劳动了一年,常常利用立冬这一天来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由此,便有了在立冬这天包饺子的习俗。因为水饺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而酸菜馅水饺因为味道香中带酸,开胃下酒,因此颇受东北人的喜爱。在老东北口中,还有“酸菜饺子就酒,吃了喝了啥都有的”口头禅。

  包酸菜馅饺子是东北人的拿手好戏,父老乡亲们愿意享受这样的包制过程,在将酸菜馅包入面皮的过程中,浓郁的乡情也就释放出来了,这是永恒的乡情,展示着东北历久弥新的民俗文化和不变的亲情。

  把腌渍好的酸菜放在温水里洗净,然后剁成馅料。在辽菜师傅的眼里,酸菜馅儿饺子美味的秘诀在于将馅料放在温水里淘洗一遍,再捞出攥干水分。由此,馅料变成了一个个酸菜团子,静静地躺在盘子里备用。

  切好的肉馅放入小盆,放入盐、味精、酱油以及少许姜末,然后用筷子将肉馅搅开,再放入植物油和葱花,最后再将成团的酸菜放入拌匀,这样,香喷喷的酸菜馅就做好了。

  和饺子皮儿的面,其“门道儿”在于和面的水。一般是冬暖,夏凉,春秋温。也就是说冬天要用稍热的水,夏天要用凉水,这样面团饧发快,擀好的饺子皮才不会破。此外,在和面的水里加一点盐也可以防止煮饺子的时候破皮。

  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皮儿薄、边儿窄,形如元宝的饺子都承载了家的气息。

  吴阿姨的子女长期定居国外。如今,吴阿姨一个人守着千山脚下的一隅田园,养养鸡、喂喂狗,日子过得舒适恬淡。

  当肥溜溜的饺子出锅,杨金凯师傅给吴阿姨端去了满满一盘。

  这盘饺子不仅承载着小“家”的温情,更有大“家”的邻里友爱。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银装素裹的冬日,天地静谧而温馨。素月可享,飞雪可期。饺子上袅袅的热气是温暖,更是游子归家路上,那一缕缕缠绵不断的乡愁。

记者:李冰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