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在辽宁·国宝密码⑥ | 丹青入丝绣 惊艳旧时光

  “远看一幅画,近看万缕丝。”“画”不是真的画,而是独具匠心的缂丝作品。辽宁省博物馆的缂丝藏品,大多是这种“丝理丹青”,其中尤以缂丝大家朱克柔的作品《山茶蛱蝶图》和《牡丹图》最为珍贵。朱克柔是南宋人,生活在今天的上海松江一代,传世缂丝作品只有7件,其中两件藏于辽博。

  宋人为什么要用缂丝作画?远在上海的珍贵作品为何能够来到辽宁?循着这些疑问,我们触摸前辈镌刻在时光里的丝绣情怀,随即产生无数美好的遐想。

  这批丝绣精品缘何来到辽宁

  今天的辽宁人能够近距离欣赏这些“重量级”的缂丝珍品,必须要感谢一位收藏家——朱启钤。

  说到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朱启钤生于1872年,曾经当过北洋政府的代理国务总理。他热心公益,创办过中国第一个博物馆,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加入的那个中国营造学社也是他创办的。

  朱启钤喜爱收藏,尤其喜欢收藏刺绣、缂丝这样的“丝理丹青”,被称为“中国缂丝收藏第一人”。

  所谓“千金难求珍宝”,《山茶蛱蝶图》和《牡丹图》这样的珍品如何到了朱启钤的手中?根据他的后人回忆,最珍贵的那些宋元明缂丝藏品是朱启钤从恭亲王奕䜣的后人手中购得的。这些缂丝大多是皇帝御赐的,非常名贵,朱启钤还把它们整理成书稿发行。有日本收藏者听说后,出价百万大洋想要购买,朱启钤不为所动。

  很快,这批缂丝的命运又出现了转折点。1929年,朱启钤手头有点紧,不得不将这批宝贝卖到了东北,并反复叮嘱买家:“千万要好生收藏,绝对不能让它们流失到国外,特别是日本。”故事总是一波三折。九一八事变后,这批宝贝落在了伪满政府手中,被送往长春。新中国成立后,它们辗转来到了辽宁省博物馆中。

  今天,宋元明清历代缂丝刺绣作品成为辽宁省博物馆的一大特色收藏,其中许多都是朱启钤曾经的收藏。其中最珍贵的宋代缂丝就有近20件,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缂丝藏品多以清代为主,相较之下,辽博的宋元明缂丝藏品更多。

  缂丝大家朱克柔是“他”还是“她”

  当我们的视线聚焦在缂丝精品《山茶蛱蝶图》时,一定会被左下角的留章和旁边的明代画家文彦可的题跋所吸引,随之而来的,是无数个关于朱克柔的猜测:是工匠还是艺术家?是“他”还是“她”?

  在辽宁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朴文英看来,能够在缂丝作品上留章的人,一定不是普通的匠人,必然是一位大家。在古代,工匠的地位低下,常常“没有姓名”,只有书画作品上才能署名。而那时缂丝的匠人何其多?据了解,宋代的官府设置了专门的文思院来管理书画手工业,文思院的下面又设了42个作坊,其中就有一个“克丝作”。“克丝作”里,是否曾有过朱克柔忙碌的身影,我们不得而知。但在缂丝工艺繁盛的岁月里,能够突破一般匠人的壁垒,成为艺术创作大师的,目前来看,只有朱克柔、沈子蕃等寥寥数人。

  关于朱克柔的生平,只能通过作品的题跋粗略追索:朱克柔是云间(今上海松江区)人,出生于北宋与南宋之交,“女红出众”。还有资料称,朱克柔原名朱强或者朱刚,“克柔”取的是“以刚克柔”之意。

  朴文英认为,不排除朱克柔是男性的可能,宋代妇女地位下降,而缂丝作为一个行当,不论是技艺的传承,还是日常经营事务,由男性负责更顺理成章。

  不过,现在大多数人认为朱克柔是女性。有人将朱克柔的作品与同时代沈子蕃的作品进行对比,发现朱克柔多写花鸟,手法细腻,而沈子蕃多山水作品,爱好写意,一个像“大家闺秀”,一个像“文人骚客”,从而推测朱克柔是女性。

  不论是“他”还是“她”,能够同时拥有画家、工艺家的身份属实不易。在文彦可的题跋中,有一句称赞“清新脱俗”,他点赞朱克柔的作品是“世人做梦都梦不见的美”。

  大家闺秀的佳作为何能流传出来

  和工艺繁复的缂丝不同,刺绣是我国古代女孩子从小就在做的活计。要想在刺绣技艺上获得“大家”的荣誉,难度可知。

  明代的顾绣大师韩希孟就是这样一位佼佼者。在顾绣以前,民间的绣品上并没有落款的风气,韩希孟就开创了这样一个先河,这说明韩希孟没有把刺绣当作家庭杂艺,而是以针代笔进行的艺术创作。这个推测,我们还能从她的章款中看出端倪。她的章款包括虎头、韩氏女红、武陵和绣史等等,其中“绣史”的“史”,意思是“女史”。汉唐时期,女史是对宫中执掌文书的女官的称谓,可见韩希孟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是个“绣中才女”。

  韩希孟是一个大家闺秀,擅长书画,她的丈夫顾寿潜师从大画家董其昌,同样能诗善画,夫妻两个志趣相投。在韩希孟嫁入顾家之前,顾氏家族的女眷们已经打出了“精于刺绣”的好名声。她们的绣品精美典雅、技法独到,她们愿意在日常交往中“晒一晒”刺绣杰作,并把刺绣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那时的顾家有个园林名为“露香园”,人们就把他家的刺绣叫作“露香园顾绣”。韩希孟的加入,更将顾绣技艺推向了巅峰。

  按照常理,顾绣应是长在庭院里的兰草,那么她的作品怎么会流传出来呢?

  这是顾家的悲哀,却是百姓的幸事。顾氏家族渐渐没落,因生计所迫,顾家后人将家藏的绣品换了米粮,其中就有韩希孟的许多佳作。如今,她的代表作《花鸟图册》就静静地躺在辽宁省博物馆中,向人们讲述着旧日的光景。

  而到了顾绣的另一位标志性人物顾兰玉这一代,则将顾绣推向民间。顾玉兰24岁丧夫,迫于生计,开始设立刺绣作坊,广收门徒,传授顾绣技法。一时之间,十里八乡的许多女子都以顾绣为营生,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更造就了“百里之地无寒女”的富庶气象。

  图鉴:

  《山茶蛱蝶图》

  宋 朱克柔作品 纵25.6厘米 横25.3厘米

  古朴的蓝色上,三朵山茶花簇拥绽放,蝴蝶翩然,萦绕其间。含苞待放的蓓蕾、被虫蛀过的黄叶,一切栩栩如生、生机盎然。

  技法:花萼处用“长短戗”织出色彩层次。朱克柔把绘画的技法转变为缂丝的技法,她自创的“长短戗”类似于工笔画中的“晕染”,解决了画稿中色阶的过渡问题。

  梭眼:缂丝的过程中,因为色彩的限制,当一根纬线从织机一头往另一头行进的时候,经常走到一半就回头了,这叫“回纬”,就会产生小窟窿,称为“梭眼”。

  色彩:画中的山茶花是渐变的粉红色,看上去十分自然,像是画出来的一般。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用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深浅不一的粉色彩线来实现。

  通经断纬:这是缂丝的织造技法,先将画稿轮廓绘于经线上,然后依纹样色彩,一块一块地分别回纬缂织其纹。两色之间经线相通、色纬不相通,有时花纹之间遇到垂直线的边缘就会出现一条裂缝,乍一看给人一种“雕刻”的感觉,所以缂丝也叫“刻丝”。这种技法很难掌握,因此有了“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文物档案:

  《紫鸾鹊谱》:

  这是一幅北宋时书画装裱所用的缂丝。那时候,书画艺术空前繁荣,带动了装裱用缂丝的发展,其中紫鸾鹊题材盛行,但流传至今的多为残片,而这幅作品完整地保存了两组图案,十分精美。

  《花鸟图册》:

  这组图册共有8开,都是花鸟,是明代顾绣大家韩希孟的代表作。韩希孟擅长绘画,精于刺绣,将画理与顾绣技艺相结合,融画、绣于一炉,相得益彰。

  《米芾行书》:

  用缂丝工艺展现书法作品,往往会因为书法作品多竖笔产生制作难度。这幅作品摹缂了著名书法家米芾行书、唐代诗人李商隐《九成宫》诗,丝线均匀,织造缜密,是缂丝书法作品中的佳作。

  《仇英水阁鸣琴图》:

  这幅作品以明代著名文人画家仇英的作品为粉本,通过缂丝技艺,表现庭院、人物、远山、近水,堪称明代织画结合的经典之作。

  文物小课堂:

  缂丝:缂丝源于古埃及和西亚地区的缂毛工艺,是以本色生丝为经,各色彩丝为纬,用“通经断纬”的织法,纯手工织成的高级丝织物。缂丝出现于唐,当时以实用性窄幅带饰为主。宋代把缂丝技艺和书画艺术巧妙结合,将实用性缂丝发展为艺术性缂丝,使外来的古老工艺升华为“最中国”的艺术。

  刺绣:刺绣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出现于西周,汉代上流社会普遍用于服装和用品的装饰。唐代佛教兴盛,流行刺绣佛像,开创了从实用性刺绣走向艺术性刺绣的道路。宋代以书画为代表的各艺术门类百花齐放,模仿绘画的艺术性刺绣迎来了黄金时代。明清时期各地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刺绣艺术流派,题材各溯渊源,技法别具特色。

  专家支持: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 朴文英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