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宝说话 向世界讲好辽宁故事

  本期导读

  31块大气的版面细述国宝背后的故事,30期精彩的短视频让国宝“活”起来,两大主题特刊解开辽宁国宝鉴赏密码……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推出的大型全媒体策划“国宝在辽宁”于1月3日推出以来,受到各界好评。专业化制作、通俗化解读、集团化作战、多形态产品、全平台传播,用30件国宝向世界讲述辽宁故事,让世界了解辽宁的历史文化。

  截至目前,“国宝在辽宁”策划通过海内外全媒体传播平台覆盖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总展现量达到1.5亿次以上,有效提升了辽宁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全媒体传播平台总展现量就超过1亿次,海外社交平台全媒体传播总展现量超过5000万次,吸引了海量网民赏国宝、品辽宁,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辽宁大学历史专业师生以《辽宁日报》报道为资料,对文物历史进行研讨。(右四为照片提供者,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教授赵晓刚)

  《辽宁日报》推出的“国宝在辽宁”策划,由31块版面构成一幅辽河图。

  壹 全媒体呈现

  全景式展现、全平台联动让文物“活”起来

  大型全媒体策划“国宝在辽宁”打破常规,以全媒体呈现、全景式展现、全平台联动的形式,用短视频、图文、探馆寻宝、云展览、慢直播、全球评比、颁奖典礼等线上与线下、报道与活动融合的方式,全景式展现30件文物蕴含的辽宁历史、人文底蕴。以“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为目标,打破部门界限,组织精兵强将成立了特别项目组,以跨部门融合、“多兵种”协作、多形式展现、多平台刊播、线上线下互动的大兵团作战模式来立体化推介辽宁的优秀文物、灿烂文化。

  用辽宁文物讲好辽宁故事,关键是让读者和观众能看懂、喜欢看、追着看。为了保证内容的专业性与权威性,报道组聘请郭大顺、王绵厚、冯永谦等30多名权威专家组成顾问团,对报道内容进行审核。记者、编辑站在受众的角度,用通俗易懂、鲜活有趣的语言,重点讲述文物蕴含的历史故事,完整展现了辽宁浩荡千年的壮丽岁月。

  贰 平面媒体

  匠心设计、增强服务功能引领读者走进文物世界

  赏国宝 品辽宁 扫码阅读

  

  在文字报道中,一件件原本安静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变得跃动起来。围绕一件文物,我们既讲述它的直观尺寸,又陈述它的前世今生。在记者的笔下,这30件文物不仅是辽宁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同时也是讲述者。

  记者沿着时间轴线拓展报道范围,以物说话,用物叙史,向外界展示一个充满了历史厚度的辽宁。

  “国宝在辽宁”策划在服务性上也做了创新,让“策划”不仅好看,还有用。除了对30件文物进行解读,《辽宁日报》还推出了两个特刊“国宝密码”“博物馆奇妙游”以及“国宝在辽宁”主题年历。“国宝密码”对辽宁文物的重点品类进行重新梳理,介绍辽宁特色文物的魅力和鉴赏方法,读者称之为“鉴赏辽宁国宝的说明书”。“博物馆奇妙游”特刊,突出“寻宝”主题,可以视为辽宁各大博物馆的导览手册。

  “国宝在辽宁”版式设计同样精彩,以辽河为原图,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后做成底图,再分解成31个小图,每一个小图就是一块版面,31个版面按顺序放在一起又合成一个完整的辽河图案。而单独的每一块版面又不相同,这正像辽宁历史,既独立又融合。这种设计新颖大胆,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突出了辽河文明的厚重、辽宁文化的特色。

  叁 短视频

  数字化技术赋能影像表达沉浸式欣赏文物之美

  “国宝”全集视频 扫码观看

  

  作为“国宝在辽宁”大型全媒体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30集系列短视频成功“出圈”。截至4月20日,全网展现量逾亿次,传播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系列短视频以30件辽宁国宝级文物为“主角”,在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大胆探索视听呈现革新,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表达,将国宝的极致“颜值”和厚重“价值”淋漓展现。可视化传播、年轻态表达、“技术+”赋能,正是“国宝在辽宁”系列短视频成功的密码。

  主创团队由一群年轻的新媒体采编人员组成。他们的镜头语言更具青春视角,他们的表达方式更有“网感”,他们为每期短片创意制作的动画特效如点睛之笔,格外惊艳。值得一提的是,主创团队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将实景拍摄与特效制作有机结合,采用电影级的灯光和摄影设备,灵活运用微距摄影、延时拍摄的手法,通过工业级的3D扫描技术,将历史的转化成当下的、静态的转化成动态的、传统的转化成流行的,让观众360度欣赏文物之美、沉浸式感受中华文化。

  肆 国际传播

  立体式传播、矩阵式推送向世界宣传辽宁历史文化

  “国宝在辽宁”策划在海外传播取得新突破。

  “国宝在辽宁”双语短视频以省政府新闻办、辽宁国际传播中心的海外社交平台官方账号进行全球传播。同时,积极与中央级涉外媒体和海外媒体建立互动机制,聚拢国际传播资源形成强大传播合力,联动中央级媒体的海外社媒及新媒体平台进行集中发力的国际传播,仅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平均单集播放量就近50万次,总播放量超千万次。

  辽宁国际传播中心联合省内多所高校留学生管理学院,引导各国留学生关注辽宁国际传播中心海外平台官方账号,并转发、评论“国宝在辽宁”系列短视频内容,目前已有近百名留学生积极响应,并根据本国受众关心的话题进行二次推介、传播,在其亲友的“朋友圈”引起热烈反响。此外,“国宝在辽宁”系列短视频还成功走进巴西利亚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和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的课堂,成为当地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生动“教材”。

  专家说|这是讲述辽宁故事的一个好切入点

  全媒体策划“国宝在辽宁”推出后,专业、通俗、新颖的报道形式在文博界引发讨论,本报陆续收到文博专家们的反馈信息。他们认为,“国宝在辽宁”是讲好辽宁故事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他们夸赞记者们采写扎实、编辑版面编排新颖、视频制作精彩的同时,更是难以抑制对辽宁厚重历史文化的感慨。

  著名考古学家、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郭大顺:你们的视频和文字报道刷新了以往媒体对文物报道的模式,每期稿件都紧扣一个历史时期辽宁在全国有影响力、有地位的国宝,展开循序渐进、抽丝剥茧的探索与揭秘,进行系统、全面和深入的解读。另外,辽报记者不囿于30件文物以往的认知和阐释,对这些文物展开了深入的挖掘,提出了很多新颖、独到的观点,令人眼前一亮。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 副院长李新全:“国宝在辽宁”向读者讲述了辽宁有国宝、辽宁有历史、辽宁有文化以及辽宁在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来自周边的农耕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与东北地区的渔猎文明相互融合,形成了十分丰富又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深入发掘、研究、阐释、利用这些优秀文化瑰宝,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国宝在辽宁”系列报道之所以引起轰动效果,首先是它的画风轻松自然流畅,内涵严谨准确认真,让本来晦涩难懂的专业内容得到最浅显易懂的解读,观众容易接受;其次,在介绍国宝文物的同时,记者们不忘阐述其背后的文化和文明内涵,束之高阁的文物一下子和5000年的文明联系起来,既宣传了文物,也普及了文化;再次,对文物解读形式有创新,运用动画等新颖的多媒体手段解读枯燥的文物知识,充分激发受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文物内涵随着视频的传播不胫而走,取得了空前的传播效果。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理:“国宝在辽宁”系列报道精选了我省各博物馆珍藏的文物精品,由多位专家生动讲述和讲解,一一解开国宝留存的“密码”。这些国宝的时间跨度长,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趣味之浓厚,令读者连连盛赞。与此同时,版面上还辅以相关知识进行延伸,将在文物发现、整理、阐释工作中的悬念故事更加生动地进行了展现。读者阅读一篇篇报道,就像从专家手中获取了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从中了解了这些文物所承载的历史,对千百年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也更加热爱辽宁这块沃土。

  辽阳博物馆馆长庞巍:博物馆是人类记忆的保存者,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客厅”,一件件文物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在一起,给我们以力量、凝聚力以及对永恒的启示。如今这些文物化成了文字、图片和视频,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走进大众的视线,直击人们的心灵,给人以深思。一个国家有了属于自己的记忆,才会变得厚重,这也是我们中国受到瞩目与尊重的原因之一,更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很感谢“国宝在辽宁”带给我们的灵感和动力,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有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

  铁岭市博物馆馆长张剑:珍藏在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有生命和温度,有自己的故事,能让人们和历史有更直接的交流,但很多人并没有走进博物馆,“国宝在辽宁”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展出的国宝文物,也能让人们在这些文字、图片和视频里“一睹芳容”。这个策划,我们博物馆里所有人都很欣喜,这是一个启发,帮助我们在将来能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让“中国故事”走进更多人心里。

  学者说|30件国宝活化了辽宁灿烂的历史

  “国宝在辽宁”全媒体大型主题策划报道收获了文化学者的点赞好评。大家表示,30件国宝串联起一部辽宁文化简史。希望这类内容精彩、制作精美、图文并茂的报道和精彩视频能不断推陈出新,让读者尽情享受“文化盛宴”。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红英:“国宝在辽宁”立意鲜明、表达新颖、传播方式丰富,把辽宁地区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从不同视角进行了解读与传播。这既是全媒体环境下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对辽宁文物的深度挖掘与传播,特别好。

  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梁海燕:“国宝在辽宁”通过科技助力、数字创意,让文物“活”起来,不仅激活了文物的内在价值,还让文物“动”起来、博物馆展陈走出去、国风国潮红起来,这正是“凝聚民族之魂,增强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根本之义。

  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惠宇:“国宝在辽宁”视野宏阔、形式新颖、资料翔实、挖掘深入,是讲好辽宁故事、传播辽宁声音、展示辽宁形象的典范之作。相信通过这组报道,能够让更多的海内外朋友了解到辽宁的悠久历史、厚重文化,感受到辽宁文化的魅力,认识到辽宁文化的价值。这次报道以全媒体形式呈现,多个媒体平台联动,覆盖了更多的受众,体现了参与性和互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亮点。

  东北大学副校长、文化学者孙雷:“国宝在辽宁”讲述蕴含在文物上的辽宁历史,是一种传承中华文化力量的创新方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辽海文化具有这种强大魅力。辽报传承中华文化力量的成功实践提醒我们,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成为创新传承中华文化的鲜活资源。

  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玉冰:国宝是最珍贵文物的代称,它们所蕴藏的故事不仅活化了辽宁大地连绵不断、跌宕起伏、辉煌灿烂的历史场景,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统一、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和文化。宣介“国宝在辽宁”的目的,就是要唤醒人们的共同历史记忆与历史情感,珍视并保护这些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共同遗产。报道采用全媒体手段与公众互动,受众面广,效果很好。

  渤海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安平:“国宝在辽宁”的话题,有悠远的历史可讲述,有精彩的文明可呈现,是向世界展示辽宁的绝佳载体。用文物说文化,每期一个国宝文物,专家娓娓道来其前世今生,内容既专业,又具故事性,引人入胜。纸媒的版式设计也很精妙,展开的版面如同从远古走来的辽河,蜿蜒千里,生机盎然。这次主题策划还特别突出了全媒体,纸媒运用图文创作优势,再突出短视频呈现方式,以“图文+短视频”做全媒体的传播,这是纸媒在新媒体时代谋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大势,希望今后能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技术,继续发挥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责任与担当,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辽宁形象。

  沈阳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姜力华:这30件国宝里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辽宁地区独有的,像红山文化的玉器、后金满文“天命”货币等,都非常有特点、有针对性,非常鲜明地体现出辽宁历史文化的传承,我周围的一些朋友也在看,他们对此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希望今后还能看到这样的展示地方历史文化的精品。

  辽宁省委党校教授王建学:报道把分门别类的文物捋成一条线,集中展现辽宁悠久的历史文化,这种形式很有条理,而且能看出在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辽宁在各个朝代都占有一定的位置,使人们对辽宁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和全方位的认识,这一点非常有特色。

  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常务副总经理王新玲:“国宝在辽宁”策划深度挖掘辽宁文化遗产素材,运用3D动画、影像等手段,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对外讲述辽宁文物故事,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让海外受众尤其年轻受众以辽宁代表性文物为媒了解中国文化,助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传播效能。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星德:“国宝在辽宁”系列视频把学术问题通俗易懂地解读给老百姓,非常惊艳。这无疑是文物普及方面的又一次全新探索。文物正越来越好地融入时代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网友说|“我迷上了辽宁历史文化”

  “国宝在辽宁”策划推出后,每一篇稿件,每一个视频在读者中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很多读者利用微信进行推送、转发。不少读者给本报记者、编辑发来信息,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稿件刊登后,博物馆收集了多份报纸存档,并将电子版转发至工作群,受到馆内工作人员一致好评。未来希望借助权威媒体力量,多角度宣传博物馆文化。

  ——旅顺博物馆副研究员刘立丽

  “国宝在辽宁”系列特刊声势强大,覆盖面广,内容多彩,形式多样,翔实精彩的文字和制作精良的视频让我在欣赏“国宝”的同时,渐渐开始深入了解辽宁的历史文化,从而迷上研究辽宁的历史文化。

  ——金牛山博物馆工作人员李逸萱

  《辽宁日报》版面设计太美了!每一块版面都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标准,重点突出,色彩搭配和谐,我给你一个“年度最美版面”。

  ——大连读者徐虹

  我的父亲是考古工作者。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朝阳人,在辽报上能够看到如此专业而有深度的家乡文化解读,兴奋而幸福。文化辽宁,自信朝阳。还请编辑老师给我邮寄每期的报样,一方面用于自己和朋友学习,另一方面作为史料永远保存。

  ——朝阳读者盖世颖

  作为土生土长的辽宁人,看到“国宝在辽宁”策划让我无比震撼——原来我的家乡这么厉害,也让我为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

  ——上海读者喻虹

  从小我就非常热爱中华历史文化,因为老家在沈阳,所以非常关注辽宁媒体。“国宝在辽宁”介绍了家乡珍贵的国宝和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能够帮助年轻人快速普及历史知识、提升文化素养。

  ——南京学生宋金秋

  文物是中华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幸存者,每一件文物承载的是一段厚重的历史。“国宝在辽宁”报道鲜活、生动、有趣,全媒体联动,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了起来,我迷上了辽宁历史文化。

  ——无锡某房地产公司职员叶花蕾

  “国宝在辽宁”非常震撼!其中关于红山文化的内容让我非常感兴趣,我希望以后能到那里的博物馆参观。

  ——沈阳师范大学马达加斯加留学生白书晴

  “国宝在辽宁”讲的是很有吸引力的故事,包罗万象,有战争与和平,有文化与梦想,还有中国的文化符号,有机会我要去辽宁看看。

  ——海外网友Beneyam alemu

  手记|走进其中才能领略波澜壮阔

  王尔烈百寿屏是国内文博界久负盛名的国宝,记者与其初次相识源自一场偶遇:2017年,记者到辽阳采访,突遇暴雨,于是折身进入辽阳博物馆避雨。

  在博物馆正厅有一架古色古香的屏风,记者不禁驻足拍照。旁边一位老者笑道:“这是王尔烈百寿屏复制品,真品在楼上呢。”

  这位老者便是我省老一辈文物保护专家邹宝库。他如数家珍般地讲述文物收藏与研究的故事,让记者大开眼界。此后,记者经常联系他,在他的指点下鉴赏文徵明书法、汉魏墓壁画、曹雪琴先祖留下的碑刻……

  今年初,王尔烈百寿屏入选“国宝在辽宁”文物阵列,记者自然想起邹宝库。然而,拨打熟悉的号码时,电话里却传来空号音,记者心中陡升不祥之感。

  在记者印象中,邹先生虽然年逾九旬,但他鹤发童颜,声音洪亮,身体硬朗。细打听之下,得知邹先生已于去年春驾鹤西去。

  再研究王尔烈百寿屏,记者心里总觉得少点儿什么。辗转难眠之际,记者起身翻看邹先生留给记者的研究成果,脑海里立即浮现他对王尔烈百寿屏大加赞赏的神情。邹先生此前对这件文物做了长期研究,已经将参与制作寿屏的126位清代人物做了非常准确的鉴别,并且指出了其中4位重要人物,分别是刘墉、纪昀、程传元和疑似颙琰,这些材料足以证明这件国宝的价值。

  但是其他人物呢?从事文物研究的人们都知道,人名并不仅仅是几个字,而是几十年的历史,如果载入了史册即“青史留名”,那更意味着这个人的经历值得当世乃至后世深刻记忆。

  于是,记者逐一查考,发现那是一个从皇帝、清廷一品高官到进士榜留名的华丽阵容。其中有官至体仁阁大学士的曹振镛,这位清廷一品高官力主平定叛乱,稳定了边疆,还在皇帝出巡期间主持朝政3个月,留下了“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的俗谚。

  还有张若渟,官至刑部尚书,他的父亲张廷玉更是历仕康雍乾三朝的重臣,一生清正严谨,而且教子有方,四个儿子个个成才,张若渟便是他的四子。

  当然查阅这些当时清廷重臣的史料越多,一个问题便越显突出:在等级森严的清王朝,是一种什么力量让这些文臣武将不计名分、位次参与到四品官的王尔烈祝寿活动中来?

  记者联系到辽宁大学的穆重怀老师。在各种研究观点当中,他首次提出了嘉庆元年这个时间节点。当时乾隆虽然禅位当了太上皇,仍然大权独揽,嘉庆此时偏居东宫,并未真正参与朝政,这一时期也是权臣和珅最为疯狂的时期。参与王尔烈的祝寿活动很可能是当时清廷那些正直的官员采取的一种政治选择,而祝寿活动仅仅是一种表象。

  按照这一思路,如同找到一把金钥匙,126人的背景变得更为清晰:刘墉、纪昀不用说,老百姓都知道他们在朝堂上与和珅斗智斗勇的故事。那位官至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索绰络·英和,年轻时便不屑与和珅为伍,断然拒绝与之联姻。而古文字学家王念孙更是在乾隆死后第五天就上书弹劾和珅,开列其二十大罪……

  王尔烈百寿屏的大量历史信息汇总之后,编辑感叹:这件国宝可以写一部书!

  一部书的编辑出版还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但这次采访活动至少给我们提个醒:历史文化宝库并不只是人们给“国宝”贴的一个漂亮的标签,只有走进“国宝”世界才可以领略到其中的波澜壮阔和绚丽多彩。

  记者: 朱忠鹤、白昊、杨东、吴限、商越、张晓丽、郭平

责编:李 明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