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晓丽 栾溪
停车事虽小,却是大民生。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来,沈阳市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系统治理“停车难”,通过停车设施新改扩建、设置错时共享停车位、加强智慧停车管理、规范停车秩序等方式,补齐城市建设和管理短板,提升城市宜居品质,用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回应群众所盼、纾解群众所忧。
停车增“位”
从地铁二号线世纪大厦站出来左拐,不远处就是在建的停车楼施工现场,目前已完成主体钢结构的三层施工。上午9点,这一区域人来人往,去往地铁站、明天广场、世纪大厦等处的人流密集,十分繁忙。
“这是全国首个利用有轨电车停车场上盖空间建设的一体换乘枢纽项目,项目建成后,这里的建筑面积将达到3.7万平方米,泊位有996个。”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这座停车楼将是集地铁、有轨电车、公交车、社会车、非机动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换乘枢纽。未来,市民们可以到这里停车后就近换乘地铁、有轨电车,大幅缓解这里的“停车难”问题。
目前,类似于世纪大厦停车楼的复合式立体停车楼还有5处,它们分别为软件园、白塔河二路、大通湖街、金山、惠民新居停车楼。沈阳市城乡建设局交通处工作人员李宏斌说:“这些停车楼可同时停放公交车和私家车,建成后将新增公交车泊位340个,小汽车泊位4500余个,预计年底前可建成投入使用。”
盘活余“位”
应对“停车难”,沈阳市多元破解难题。除了“向上”延伸停车空间外,政府还将目光瞄向了地下空间。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何振文说:“我们对闲置的地下人防泊位进行盘活,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通过降低人防工程使用费促进泊位盘活,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盘活人防工程36项,开放泊位5600余个。”
上天入地还不够,更多空间被关注。近期,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加大对闲置地块的建设力度,其中包括对临时停车场的建设。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统筹考虑建设条件、停车需求等因素之后,预计在热点区域闲置地块建成51处临时停车场,新增泊位近1万个。
为了加强停车位优化管理和增加停车位的社会供给,沈阳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管理、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立体停车设施给与政府补贴等鼓励政策,通过减免土地价款、简化用地及审批流程、建设资金补贴等办法,鼓励和规范立体停车场建设,从而创造良好停车环境。
主动让“位”
“有了错时共享停车位,晚上再也不用为停车问题而发愁。”家住苏家屯区建设局附近的市民李先生最近解决了往常一直困扰他的停车难题,“每天下班回家,到小区就没有停车位了,在外面找车位要找很久,停车的位置离家又远,费时费力。”
听说附近的苏家屯区建设局停车场内设有错时共享停车位,李先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把车停进了这里。“登记相关信息后,就可以在晚上免费停车,既方便又安全。党和政府真是把便民停车这件好事实事办到我们的心坎里了!”
何振文说:“截至目前,市、区两级66家行政事业单位的专有停车场共计4800多个泊位已实现对外限时开放。”这些停车场均设置了专用标牌及指引标识,泊位信息接入“好停车”场景平台,方便线下和线上的查找,缓解了周边老旧小区的停车矛盾,主动让“位”于群众的作为,也深受群众的点赞和欢迎。
为进一步缓解城区夜间停车压力,规范住宅小区周边道路夜间停车秩序,沈阳市充分盘活释放各类“沉睡”停车资源,鼓励发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停车场推行“错时开放”,引导公共建筑的停车泊位晚间对外开放,为群众提供更多停车选择。
责编:杨 旭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