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大考古” 赓续历史文脉

  本报记者 郭 平

  受访者 白宝玉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红山文化考古发掘和研究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启动的红山文化遗存考古调查,已经调查红山文化遗址约500处,其中400余处为新发现,很大程度填补了区域内红山文化遗存空白,也为全面了解红山文化内涵、聚落规模、分布范围、聚落变迁、发展进程提供了翔实的材料;2019年启动的马鞍桥山遗址考古发掘,实现了我省红山文化大型聚落址考古发掘零的突破。尤其是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2号建筑址,经过几年科学、有序、严谨的持续考古发掘,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第一地点是牛河梁遗址群中规模最大的遗址点,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由至少9座台基构成的台基建筑群。目前西南建筑群的3座台基址(5、6、9号台基)是第一地点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组建筑。虽然只保存了建筑基址部分,但其导排水设施及对称布局的结构显示了红山社会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利用,从中也可以窥见第一地点整体布局的一些规律。其中,9号台基的确认,将“女神庙”与山台建筑整体连为一体。“女神庙”建筑在垫土层达4.6米的台基之上,这一发现对认识牛河梁遗址所传承的5000多年前的礼制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应该说,我们这一代考古人是幸运的,有幸见证了老一辈考古人心心念念的期盼,成为了那个摘果子的幸运儿。

  不过,我们考古人非常清楚,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研究最新成果的发布并不是终点,而是更多、更艰巨工作的开始。

  为了更好地回应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公众的期待,辽宁的考古工作将以科学态度继续向前推进。第一,专业团队将继续发掘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完整揭露9号台基,进一步明确第一地点各台基之间的关系、年代和形成过程,还要发掘台基周边与台基相关的废弃堆积。第二,第一地点的性质与积石冢不同,有线索表明,第十三地点可能与积石冢也有所不同,因此将积极开展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研究工作,以全面了解牛河梁遗址各地点的性质,全面复原当时的社会祭祀仪式内容。第三,持续开展牛河梁遗址周边的大型遗址勘探和发掘工作,建立牛河梁与附近居住聚落的联系。我们期待专家预言中的红山文化大型聚落址真正存在,并且早日现身。

  我们深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还承担着守护好、展示好、传承好红山文化的重要使命。为此,我们将积极参与和推进红山文化研究院的建设;启动红山文化展览展示提升工程,让更多的群众更方便地走近红山,了解红山。

  省考古研究院在国家、省和朝阳市的大力支持下,已经着手启动“女神庙”考古方舱建设,努力推进牛河梁遗址考古和出土文物研究的深入,期待取得更多、更丰富的成果。

  此外,为配合有关部门的宣传、展示、利用,省考古研究院将组织考古人员开展考古研究的科普工作,积极参与和推动红山文化主题艺术的创作,让红山文化走出深山,走进万家。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