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里始终装着百姓

  本报记者 陈博雅

  “水费和电费要打开微信小程序,点击缴费,再输入金额就行,相当于把钱存在里面了……”刚帮居民解决完乱停车问题的李公利,又马上赶到下一户居民家里,帮忙处理线上缴费问题。

  今年68岁的李公利,是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街道雷锋社区刘全国式“党员家庭代办站”代办员。尽管患股骨头坏死行动不便,但他办成的事儿可一点儿不少,11年来为社区居民提供代办服务1100余件。

  2013年,李公利报名成为代办员,“离不开、闲不着”就成了他的日常写照。上岗前,为方便工作,他把楼院每一户家庭的成员情况、身体状况等信息问透摸透。为了给党员群众提供方便学习和交流的活动场所,李公利做通爱人的思想工作,把自己家变成了党员家庭代办站,按照社区网格党支部工作要求,开启“居家”代办工作模式,24小时为居民服务。

  高龄独居老人是李公利服务的重点对象,看病、买药、送饭、陪护、代收取快递他都管。他还靠着理发的手艺,为社区居民义务理发16年。李公利每天都揣着一本代办记录本,办完一件就勾上一笔,并在后面记好解决过程及居民意见。“居民提的问题一定要重视,耐心细心地去解决,他们才能生活舒心、办事顺心。”李公利说。

  在李公利家里,居民送来的锦旗挂满了一面墙。“这些锦旗是居民对我代办工作的肯定,每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次,楼院里的两户人家因房屋漏水问题无法解决,闹到要起诉的地步。李公利得知此事,第一时间找到施工队伍,查出漏水原因是楼上住户管线老化严重,防水层破裂,导致楼下住户漏水不止。李公利一边找维修人员进行管线维修,一边耐心劝导矛盾双方,积极调解纠纷。终于,困扰楼下住户两年的漏水问题得到解决。

  居民眼中的李公利始终干劲十足,但随着年岁增长,李公利出门需要拄拐杖了,老伴儿无数次“劝退”,他的答复始终是:“楼院里108口人都等着我呢!他们遇事找不到我,咋办?”

  如今,身患肺癌的李公利依然满怀热情为居民跑腿办事。“现在老了,心里有劲儿,身上没劲儿了,但我还是想在能力范围内把代办服务送到各家各户,让居民安心。”李公利的心里始终装着百姓。

责编:杨 旭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