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不灭

  主笔 赵雪

  夏日的山像凝固的浪涛,层层叠叠,翻涌至天际。密林深处,一片凹入山壁的阴影处,草木如天然屏障,遮掩着那方深埋于地下的空间。草丛中一朵红褐色的野花倔强地伸展着枝叶,花瓣飘摇,如殷红的烙印,也如不灭的火焰,执着地燃烧于岁月幽深之处。

  这里是位于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的一处东北抗联密营遗址。

  2025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这一天是党的生日,亦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回响交叠共鸣。今年6月,辽宁日报推出了全媒体策划《群山回唱》,一行行文字、一张张照片像沉甸甸的石块投入了记忆深潭。百年前的烽烟早已散尽,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只有那些隐没于苍莽林海中的抗联密营遗址,它们犹如一道道年轮,记录着民族脊梁的故事。从鞍山岫岩的层峦到铁岭西丰的丘陵,从本溪群山的沟壑到丹东鸭绿江畔的山林,遗址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沉淀着铁血与赤诚,每一捧黑土都生长着不屈的精魂。

  在鞍山岫岩,山是黛青色的屏风,当年抗联战士的足迹曾在这片花岗岩与阔叶林交织的地界蜿蜒。密营遗址散落于摩天岭的褶皱间,翻开枯木朽株,偶尔还能寻到锈蚀的弹壳,与落叶下的青苔共同构成时光的标本。每当春日里映山红燃遍山谷,那抹血色总让人想起战士们染透征衣的黎明。

  抚顺清原的山峦每到夏天就会显得异常厚重,浑河水在此拐出深沉的弧度。草木在山林深处的密营残垣上疯狂生长,却掩不住那土地下奔涌的热血——那是比长白山积雪更纯净的信仰,比浑河水更绵长的坚守。

  本溪的群山是天然的堡垒,抗联密营就镶嵌在太子河上游的峡谷间,盘踞在老秃顶子山的腹地。每当春草漫过战壕,蒲公英的绒毛飘散,就如同带着硝烟的记忆,从若隐若现,直至漫山遍野。

  在丹东宽甸与凤城,密营遗址多建于临江的峭壁之上。每到江雾弥漫,对岸的青山便隐去了身形。密营遗址旁的野栗子树刚结了果子,每一颗饱满的果实里,都藏着战士们当年充饥的苦涩与对信念的坚守。

  铁岭西丰的密林里,长满了山丁子,花开时,粉白的花瓣落在残垣上,就像撒满了无声的祭奠;密营遗址的轮廓在花瓣间勾勒出沉默的线条,如战士们埋骨他乡却永不弯折的脊梁。

  这些散落在辽宁各地的密营遗址是民族的勋章。虽已隐没于山林深处,却已化作辽沈大地的一部分。松针在风中沙沙如低语,溪水淙淙似在诉说,一处处遗址如石质的星辰,在幽谷与密林中恒久闪亮——它们无言地矗立着、守护着,使山岳得以承载历史,使大地拥有记忆,让后来者即使行于最暗的夜,亦能触摸到那由无数信仰之火汇聚而成、永不熄灭的微光。

责编:齐志扬
审核:刘立纲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