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蔚冰
中国民航局“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新规在6月28日正式实施,移动电源产品的安全性、携带资质与潜在质量隐患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作为出行必备物品,充电宝上的“3C标识”究竟代表什么?如何正确识别“3C标识”?手持带有3C标识的充电宝是否意味着畅行无阻?一连串看似简单实则关键的疑问正摆在众人面前。
日前,民航局发布通知:今年以来,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在飞机上起火冒烟事件多发,这表明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存在安全质量隐患……民航局决定在现行政策基础上,按照国际通行的《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进一步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
沈阳机场目前已开始执行相关规定,各地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也在同步推进新规实施。本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证科科长邢刚告诉记者,“3C标识”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的首字母缩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等法规规定,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必须按规定获得强制性认证证书并加施3C标志之后才能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3C标识”必须经过国家指定实验室的检测和国家指定认证机构实施认证审核,才能获得3C证书并加贴在产品表面,3C认证是最基础的安全认证。我国公布的首批必须通过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共有十九大类132种。
随着3C标识新规开始实施,部分购物平台出现了售卖充电宝3C贴纸现象。记者发现,有的商家还打着“可上飞机”的旗号。邢刚表示,充电宝上的3C标识只能是原有的,自行贴上标签是不可以的,这样的销售行为已经涉嫌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消费者可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辽宁同泽律师事务所律师闻英奇告诉记者,随意自贴相关认证标识,根据行为主体和造成后果的不同,可能会被追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如果伪造3C认证证书或标签,引发严重后果,甚至会触犯刑法。”
3C贴纸的出现其实带来一个问题:怎样正确识别充电宝上的“3C”标识。据介绍,充电宝是属于强制性认证产品之一,3C标识一般贴在产品表面,或通过模压压在产品上,仔细看会发现椭圆形的“CCC”标志;另外也可以登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官方网站,点击“CCC证书查询”,通过选择证书编号、生产厂家、制造商、产品名称中的一项或多项,查询认证证书。
针对部分消费者“此前使用的无3C标识充电宝没出现故障,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的疑问,本溪市市场监管部门给予了回答:无3C认证意味着产品核心安全性能未达标,这类充电宝很可能采用了劣质电芯生产,在高温耐受、过充保护、短路保护等方面无法保障,不仅在飞机上使用危险,日常使用中也同样面临过热、短路甚至爆炸的风险。
市场上的充电宝种类繁多,购买时却并不是容量越大就越好。容量越大的充电宝对电芯要求越高,生产成本也越高。部分充电宝容量很大却售价低廉,不仅电芯质量堪忧,还存在虚标容量的情况,因此选购充电宝不要被大容量、低价格迷惑。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即使充电宝经过了3C认证,电芯也存在一定的使用寿命,如果出现充不进电、充满电后很快放电、变形、鼓包、漏液等情况,应当立刻停止使用,并将它按照有害垃圾处置。另外在乘坐飞机时,携带带有3C标识的充电宝也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定。根据民航局的规定,旅客可随身携带额定能量≤100Wh(瓦时)的充电宝;100Wh至160Wh需航空公司批准且每人限带2块;大于160Wh严禁携带;另外所有充电宝必须随身携带,禁止托运,且飞行中禁止使用。
责编:齐志扬
审核:刘立纲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