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叶农业科技公司“乡土导师”刘广会(中)为农户讲解高温高湿天气下病虫害防治技术。 受访对象供图
本报讯 记者曲宏报道 “走啊,听课去!专家在地头讲怎么防涝保苗呢!”今年盛夏时节,盘锦市大洼区紧扣“红色铸魂、金色传承、绿色赋能”主线,通过“建库、强课、下沉”三招齐发,把讲师、课程、资源统统“翻新”,让党员教育既接地气,更解难题。
为实现专业覆盖与基层需求精准匹配,大洼区启动党员讲师信息库“焕新”行动,对42名入库讲师作了一次“全面体检”,围绕政治面貌、授课方向、服务领域等12项指标开展公开民意测评。聚焦应急能力提升需求,新增“极端天气应急”“基层治理数字化”等5类紧缺标签,吸纳区应急局、区卫健局、区水利局等6家单位11名专家,讲师队伍扩至53人。
大洼区委组织部创新开设“午间30分钟”流动课堂,邀请水稻种植大户、农机合作社技术骨干到田间地头,为农户现场演示农机安全操作等实用技能,120多名农民现场学艺。
振兴课堂搬进了村,治理故事讲到楼门口。在新兴镇坨子里村、田家街道大堡子村设立“田间学校”,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等7家单位把资源搬进村,邀请4名“乡土导师”驻点授课,水稻全产业链、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想学啥都有。老党员走进社区,以“老街坊讲故事”的形式,用“土话”讲清“大道理”。
如今,在大洼区,党课不仅讲在教室,更讲在田埂上、社区里,真正把服务送到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责编:王永
审核:刘立纲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