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岭市昌图县全力推进花生采收,确保颗粒归仓。

铁岭市昌图县大兴镇的运粮车往返穿梭,将新鲜收获的玉米及时运往仓储点。

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白腰村的田野上,村民们正忙着采收大白菜。

朝阳市建平县奎德素镇的高标准农田里,红彤彤的高粱穗迎风摇曳,沉甸甸的果实饱满诱人。

沈阳市辽中区茨榆坨街道小莲花村的水稻丰收了,农民喜上眉梢。

葫芦岛兴城市碱厂乡白庙子村的红南果梨梨园,果香四溢。

沈阳市法库县包家屯镇田间火红,“椒”响曲响亮。

大连市长海县海上牧场的虾夷扇贝、生蚝等正值生产、销售旺季。

盘锦市河蟹市场交易旺盛,工人正在分拣河蟹。

营口盖州市小驴圈码头渔民拎起打捞上来的虾爬子。

盘锦市的水稻陆续成熟,迎来收割季节。
主笔 胡海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十月的辽沈大地,处处“丰”景如画,并洋溢着喜悦和希望。
辽河三角洲平原上,百万亩蟹田稻如铺展的金绸,稻穗垂着饱满的颗粒,风一吹便翻起了金色的浪。早熟的水稻,已迎来收获的季节,伴随着轰隆隆的机鸣,收割机穿梭于田间,犹如作画,绘出一幅蟹肥稻香的生动画卷。
辽北黄金玉米带上,抢秋正是热火朝天。得益于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条带种植模式”,再搭配抗倒伏、耐密植的优质品种,更有北斗导航“助阵”精准控制株距行距。前线传来好消息:“吨粮田”越来越多。
再看辽西花生主产区,农户们正抓紧时机抢收花生,只见甩秧机犁开土地,一颗颗饱满的花生便破土而出。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花生种植在我省历史悠久,年产量约125万吨,由于本地花生品质上乘,备受花生食品行业的青睐,并走出国门,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豆豆”。
而辽东山区,则藏着另一番丰收景象:榛子、板栗、松子等干坚果香溢四方;晾干并包装好的木耳、红蘑等食用菌成了市场的抢手货;新采收的林下参、细辛、五味子等药材,被送进加工企业制成中成药、中药饮片、保健品等。
转身向海,结束数月的休渔期后,黄渤海上千帆竞发,奔赴各渔区开展海上捕捞作业,鱿鱼、鲅鱼、海蜇、皮皮虾等海货源源不断地被捕捞上岸,继而“鲜”味十足地登上人们的餐桌。辽宁通过“耕海牧渔”战略,让辽阔海洋变成“蓝色粮仓”,为海洋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根基。
雨热同季、日照丰富、四季分明,辽宁独特的地理位置,为特色农产品多样化生产写下注脚,并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
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辽宁优异的资源禀赋,让这里成为全国粮油、蔬菜、优质水果及多种特色农产品的重点产区:以全国1.5%的土地面积、3.3%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3.6%的粮食、7.9%的禽蛋、5%的肉类、7.3%的水产品……
近年来,辽宁以建设农业强省为目标,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在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深化农村改革等关键领域发力。多年来,辽宁农业科技贡献率、粮食单产水平、设施农业面积比重、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均位居全国前列。
尤其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辽宁始终坚守粮食安全,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头等大事,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等,使粮食产量稳定在500亿斤左右,为中国人端牢饭碗贡献了辽宁力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这个金色的时节、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丰收的乐章有滋有味、动人心弦。
责编:刘新
审核:刘立纲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