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以容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海城市王石镇党委委员金瑞明(左)在王石镇南果梨种植基地,帮助农户分拣南果梨。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记者曲宏报道 如何打消干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顾虑,是困扰基层的一个问题。近年来,海城市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以精准化容错撑腰机制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敢担当、善作为。

  海城市耿庄镇干部牛冰杰,是当地第一批容错激励政策的受益者。之前他因工作失误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但他并未因此气馁。此后7年,他始终坚守在业务繁重的工作岗位,以实干补短板,以尽责践初心。2021年,经组织严格研判,符合容错条件,牛冰杰被提拔为副镇长。“接到公示时,我最真切的感受是,组织没忘记实干者,容错机制给了我们改过奋进的底气。”谈及这段经历,他难掩激动。

  干部容错工作的关键,在于为敢闯敢试者“卸包袱”,保护党员干部干事热情。为让容错机制精准落地,海城构建全链条体系:事前从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等6个维度科学评估;事中实行专项评估与群众评议“双评估”,通过多种形式考察干部政治素质与整改成效;事后落实备案制度,建立容错数据库,为决策提供支撑。同时,将容错机制与干部表现“红黑榜”等具体举措有机融合,重点在产业发展、项目攻坚、民生服务等一线积极开展容错工作。

  今年以来,海城已对65名干部实施容错机制,其中4人获职务提拔、61人职级晋升。当地“干多干少不一样”已成为鲜明导向,干部“敢闯敢试”的劲头持续高涨。

责编:李莹

审核:刘立纲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