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一起来盘锦摘荔枝

  本报记者 王刚

  今年上映的电影《长安的荔枝》讲述了唐朝“荔枝使”李善德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将荔枝从岭南送到长安的故事。今后在盘锦,吃新鲜荔枝不再需要“千里快递”了,直接到树上摘就行,因为兴隆生态农场已成功引进荔枝树,明年就可以挂果开吃了。

  兴隆生态农场在兴隆台区上房村,园区内一栋栋钢筋铁骨的大棚鳞次栉比,藏着“南果北种”的奥秘。每个大棚长100米、宽10米,种植面积约为1.5亩,自动控温。其中南果大棚有57栋,种植南果品种15种。这些南果依次成熟,市民能在不同季节品尝到南果的馨香。

  大棚内,荔枝树是种在垄上的,一垄四棵,都是矮株,杆粗叶肥,预计明年上半年挂果上市。隔壁大棚则种了3000株菠萝植株,已经生长一个月了,目前长势良好,大约明年春节后可以吃到成果。

  泰国四季蜜芒棚内,果树生机盎然,角落里悬挂的黄板上沾满了害虫。农场不施化肥,也不洒农药,用防草膜除草,用物理方法除虫。棚内杂草、废苗也都收集起来,放到沤粪池发酵后还田利用,所有生产过程均是绿色、健康、无污染。“这种四季蜜芒成熟后可达半斤左右,是北方很少见到的大芒果。在果树培育过程中,我们人工控制它的开花时间,这样就可以调整采收季节,保证人们应季吃到新鲜芒果。”兴隆生态农场高级技术顾问刘柯明说。

  南北气候、土质差异很大,南方水果是如何在北方大棚扎根的?刘柯明说,南果北移,最主要的就是解决好温度、湿度、土壤和水的问题。由于是大棚种植,棚内温度、湿度很容易就能调到原产地标准,最难解决的是土和水的问题。本地土不适合南方果树生长,现在棚内的种植土都是从外地购买的“客土”,回来后加入“蚯蚓粪”、草炭以及珍珠岩等,改良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使其适合南方果树生长。改良水的关键也是调整酸碱度,本地的水偏碱性,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加入草炭浸出液调酸,符合标准后再进行浇灌。土、水、温、湿齐备后,南果才能健康成长。

责编:李莹

审核:刘立纲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