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市蒙古营镇跃进村:擦亮“番茄小镇”金招牌

  跃进村村民将水果番茄打包装箱,准备运往全国各地。 资料片

  10月29日7时30分,北票市蒙古营镇跃进村村民张国华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将成串的小番茄采摘、装箱,运到村委会旁边的蔬菜供销交易中心。到了晚上,这些番茄被外地客商直接运走,销往全国10多个省份、30多个大中城市。

  “跃进村的小番茄口感好、糖分高、汁水足,出货量高,深受采购商青睐。”河北省客商唐云祥说。目前,有近300余名外地客商活跃在跃进村。

  一车车农产品被销往全国各地,村民的喜悦挂在脸上,美在心里。

  扩大产业规模拓宽致富渠道

  2020年以前,跃进村以种植原味西红柿为主,大棚规模小、产销衔接弱、集体收入薄,产业虽有基础却散而不强。

  跃进村及时调整产品方向,实施差异化种植,以种植“水果番茄”为主。先后争取、筹措资金1680余万元,新建6个保护地小区,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67栋,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目前,全村高标准温室大棚达到1100余栋。

  “水果番茄”一经推向市场,就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实现供销两旺的态势。随着设施蔬菜产业渐成规模,原有的销售、储存、运输设备设施已跟不上产业发展,为此,跃进村投资150多万元,在废弃厂房上新建4000平方米的党群共建“蔬菜供销交易中心”。交易中心投入使用后,番茄价格每公斤上涨1.2元,每栋大棚年增收1.5万元,带动周边50余名群众就业。同时,吸引16名经纪人入驻,带火了周边饭店小吃店,附近村民的闲置房一年能收租金8000元左右。

  在发展“水果番茄”产业的同时,跃进村大力发展多元产业,进一步拓宽致富增收渠道。依托保护地小区,合作发展“农光互补”项目,建设光伏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2MW,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6万元。

  历经数年攻坚,跃进村的村集体收入由年不足10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171.5万元,年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西红柿年产值突破1.3亿元,实现了质的飞跃。

  总结成功经验带动村民增收

  “我们要以跃进村为表率,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子,用先进带后进,实现集体共同富裕。”跃进村的成功经验,北票市蒙古营镇党委、政府有着深刻的体会。

  如今,蒙古营镇的龙潭村、于杖子村、塔营子村等几个村都在大力发展“水果番茄”产业,新建保护地小区3个、大棚18栋。以跃进村为中心,吸纳周边7个村、19个合作社成立了北票市首家番茄产业联合党委,共谋产业发展方向、共享资源和技术。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农户富在产业链上。”跃进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乔宪芳说。跃进村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统一实施土地流转、物资采购、技术指导、市场销售等产业发展优势,建立党群共富责任区6个,带动全村106户番茄种植户共同生产经营。同时,依托蔬菜交易中心,让农户享受到产业发展红利,带动产业链上群众户均增收1万元。

  发展智慧农业推动产业升级

  “现在,我们所有的农业生产都是自动化的,全部采用新型数字智能化温室大棚,将数字农业全方位渗入耕、种、管、收各个环节,省时又省力,高产又高效。”乔宪芳介绍说。

  农业现代化为跃进村番茄产业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该村先后引进黄宝石、唐伯虎、情人串、红喜串等16个水果番茄新品种;与沈阳农业大学孙周平教授团队合作建设“人才超市”,邀请专家团队开展入户技术指导200余次,推动番茄生产提档升级。

  持续优化服务保障。跃进村出台“助农九条”服务举措,从强管理、助销售、抓配套等方面入手,为客商和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推动产业升级和农户增收。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为持续提升“跃进番茄”知名度,番茄产业联合党委牵头注册2个商标,并在多个平台直播带货,让“番茄小镇”家喻户晓。

  红彤彤的果实,红火火的产业。在这场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农业的深刻变革中,蒙古营镇跃进村大力发展番茄产业,不断擦亮“番茄小镇”金招牌,朝着村强民富目标大步迈进。

  成文

责编:张晓楠
审核:刘立纲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