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赫巍利报道 7月1日,记者从沈阳海关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关以进境大宗商品出现重大短重的报关单为重点,提前研判进口商、运载船舶和装货港口等信息,优化重量鉴定方法,防范短重风险,前5个月累计发现进口矿产品短重4325吨,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约5200万元。
据了解,我省进口的主要大宗商品包括原油、铁矿和铜精矿等,进口国遍布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秘鲁等国家。今年前5个月,沈阳海关监管进口矿产品325.6万吨,货值162亿元。
“我们公司主要从事有色金属的冶炼和加工,经常需要从海外进口锌矿、铜矿等矿产品,如果没有官方鉴重数据,遇到‘缺斤少两’的情况想要进行法律仲裁的话会非常麻烦。”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外贸经理刘立春说。
“为维护国内企业合法权益,海关持续开展‘口岸天平行动’,依照企业申请对进口矿产品进行重量鉴定,并出具《重量证书》协助企业对外索赔,维护国际贸易公平公正。”沈阳海关商品检验处副处长范辉说。
据悉,目前沈阳海关对进口矿产品的鉴重方式除采用货车地泵计重,还有水尺计重。关员通过对货船外舷六面吃水线进行观测,结合压载水舱测深、港水密度、压载水密度,再扣除燃油、淡水载量等数据,经过复杂的公式运算后,最终得出船舶货物重量。
此外,沈阳海关还引入无人机辅助观测船舶水尺,使整体作业效率提升了30%。其新推出的智能卡口2.0升级版,优化了系统逻辑判断模式,实现衡重车辆的精准监控放行,使车辆放行效率提升2倍,有效保障了企业原料供应。
辽宁日报社 主办 辽沈晚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