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住古艺|铿锵"东北大鼓"二百年兴衰传承(一)

  眼前的表演者头发稀疏,牙齿脱落,虽然看上去一把年纪,但是当他亮出“左手持板、右手击鼓”的招牌性动作,开始一板一眼地吟唱“东北大鼓”唱词时,传递出的声音依旧铿锵而嘹亮。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的传承人,73岁的霍大顺继承爷爷霍树棠的“鼓书技艺”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时间,如果再往前追溯,这门曲艺形式也走过了二百个年头。

  抚今追昔,在时代的剧烈变化中,“东北大鼓”的传承历经过高峰,也曾遭遇低谷。“东北大鼓”的二百年兴衰传承史,不仅勾画了艺人的成长史,更写就出社会的发展史。

  在入选“非遗”的第十五个年头,透过兴衰现状追忆“东北大鼓”,在进行传承的同时,也是致敬几代人一度逝去的青春和过往。

(霍大顺(左)在表演“东北大鼓”)

  “名场面” 

  1931年,天津。

  海报上赫然写着“辽宁大鼓鼓皇朱玺珍”的字样,在天津著名的“天庭”“歌舞楼”“中原公司五楼”等戏园子,朱玺珍每天应接不暇地赶场,各大戏园子争相邀聘,茶社场场客满,老板把票价增加了不少,仍然门庭若市。

  当年的观众用文字记录下了朱玺珍在天津“庆云大戏院”演出的情景:月牙形的舞台前摆着一溜芭兰花篮,横幅上书“欢迎朱玺珍女士来津公演”,桌帘上则标“奉天大鼓”字样。

  朱玺珍出场时身着丝绒旗袍,梳盘头,踏尖口黑绣花鞋,举止大方优雅,走到台上轻轻拿起鼓板和键子打了个“鼓套”,双目环视场内,还没启唇,台下叫好之声顿起。随后,人们又屏声息气地等待,千百个观众的场子静得像无人之境。

  “她好像吸铁石一样,观众的眼睛总是随她转。”曾与朱玺珍合作过的弦师常树林回忆说。

  这是有记载的东北大鼓“名场面”,整场演出中只有一个“角儿”,她就是朱玺珍。

  朱玺珍,辽宁省沈阳人,自幼拜鼓曲艺人于秀山为师学唱东北大鼓。九岁登台,一炮而红,人称“九岁红”。她歌喉婉转,字句清晰,擅长演唱东北大鼓子弟书曲目《黛玉望月》《双玉听琴》《黛玉悲秋》等。

  1931年,18岁的朱玺珍从沈阳进关到天津演出,唱腔、表演、鼓板浑然一体,被誉为“三绝”。各家演出海报,纷纷打出“辽宁大鼓鼓皇朱玺珍献艺”招牌。从此,“鼓皇”的称誉传遍了关内外。

  关于朱玺珍当年离开沈阳、前往天津献艺的考证,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原副主席、省评鼓书研究会会长耿瑛认为,是与“‘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有关。

  署名宋连贵的作者在沈阳市文史资料中做了进一步阐述: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对东北人民进行残酷的压迫,民族艺术遭到肆意摧残,其中,颂扬民族气节、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书目被禁止说唱。历史上抗御外侮的英雄传奇不许说,提倡振兴中华民族的段子不许说,甚至演唱“红楼段”也被百般挑剔、干涉。否则便会以莫须有的罪名投入监狱……

  事实上,当年朱玺珍出关献艺的举动在“东北大鼓”艺人中并不是普遍现象,更多的大鼓艺人出于家庭、身体、生活诸方面考虑,选择了继续在东北家乡留守,希图在不违反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表演一些传统曲目维持生计,但这样的盘算却被现实中的“另一种威胁”打破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的“东北大鼓”网页

  “飞帖打网”

  已故“东北大鼓”艺人霍树棠的妻子石淑贞曾回忆,当时一些达官贵人、遗老遗少、官僚汉奸、特务流氓,到茶社书场来就是寻开心的,他们叫你唱,你就得唱。点什么你就得唱什么,“东北大鼓”艺人演唱每一句都得提心吊胆,不知哪一句走嘴,犯了他们的“忌”,就会被这些人把茶桌一拥,将壶碗砸个粉碎……

  有一次,奉天警务厅的一个伪警察“傅彪子”来听大鼓书,霍树棠正唱《战潼关》的“贯口”,一句紧跟一句,没有办法停下来向他鞠躬打招呼。这就惹怒了“傅彪子”,他不容分说,走上前去“啪啪啪”几个大嘴巴子,接下来又来了个“日本柔道”动作,把霍树棠摔倒在地,鲜血直流。

  “东北大鼓”艺人们还要忍受来自经济上的盘剥。石淑贞记得,当时地痞流氓除了直接向艺人勒索外,还“发明”了一种巧立名目的花招,叫做“飞帖打网”。

  所谓“飞帖打网”,是指原本某人的孩子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他却说要“过百日”;某人的爹都已经去世了八年,他却硬要“烧百日”。这些人把帖子送到茶社账房,艺人根本不认识他,但还得去上礼,否则茶社就挨砸,“场面桌”就被踢翻。

  有一次,霍树棠在茶社演出,散场后发现,账房桌上的帖子垒了一大摞,包括过生日的、结婚的、烧周年的……这些姓名、住址,霍树棠一个也不认识,但最后也不得不派人去送了礼,一天的“飞帖”钱抵得上霍树棠好几天表演的收入。

  据介绍,当时奉天的茶社很多,有小河沿的凝香榭、城里中街路北胡同里的公余茶社、小北门的福台茶社、大北门里的九清茶社、小西门外的祥云阁、北市场的裕民茶社……无论霍树棠到哪里演出,“飞帖打网”的帖子都能“飞”到。

  这些“飞帖”之所以紧盯霍树棠,其实与“东北大鼓”艺人在当时的身家有着很大关系。东北音专(沈阳音乐学院前身)退休教师张玉梅在考证中发现:当时有不少富贾豪绅,社会名流,每晚都去茶社“捧”大鼓的角儿,有的还一掷千金,著名的“东北大鼓”演员每晚都要跑几个茶社轮流赶场,以满足观众的要求……

  霍树棠正是当时沈阳城众多“大鼓角儿”中最耀眼的一个。但他的身家,却不是平白无故得来,这其中除了富贾名流们的捧场,更得益于那个时代赋予“东北大鼓”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孕育和发展一百余年后,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大鼓”一如现今最流行的通俗音乐,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未完待续)

  北国网记者 许蔚冰

PC版

Copyright © 2021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