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贺长余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克服种种考验与挑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坚守初心和使命。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与百姓心连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体现的恰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伟大斗争,所付出的伟大牺牲,都是为了人民。

  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利益,也从来不代表任何团体或任何特权阶层利益,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党与人民是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内在关联,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他政党或集团的显著标志。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鼓吹“民贵君轻”思想,把民众当成剥削和奴役的对象。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资本利益,鼓吹“自由民主”思想,实质却是金钱政治,轮流坐庄,与人民利益完全对立。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真正做到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谁能更好地团结人民群众,谁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从而取得更大的胜利。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又创造了人们从事政治、文化、科学、艺术等必要的物质前提。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进而决定社会意识,决定社会精神财富。最后,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虽然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但不会随生产力发展自发实现,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主体完成变革与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真正实现社会变革,推进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若想推进人类历史发展,就需要充分考虑与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作出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的价值选择,就是一种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深刻了解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真正创造主体,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将一切工作和任务立足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确立党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邓小平同志则是用最为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共产党员的本质内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价值取向,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所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人民至上。这是我们党历经长期实践检验得出的科学结论,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首先,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所以,中国共产党能够把人民生活幸福作为“国之大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要是人民群众欢迎、咧嘴笑的事,再难也要干到底;只要是人民群众不高兴、撇嘴的事,就坚决不要干”。

  其次,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在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从来都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素,而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基于唯物史观的科学判断,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比如在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军民合力,彻底赶走了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巨大成就更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正是由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才能从最初一个50多人的党发展成为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

  最后,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绝不是为满足少数人的利益,而要追求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要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共享发展成果,拥有更多获得感、满足感。因此,一方面不断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杜绝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现如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又一次赢得了广泛民心,强化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本文为2021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之治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阶段性成果。)

PC版

Copyright © 2021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