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桂花│鸟的自由

  姚文冬

  我问朋友,你为什么不养一只鸟?回答五花八门。比如,没时间、怕养不活、鸟叫让人心烦,就没有一个人说:“鸟不应该关进笼子,鸟需要自由。”倒是有人提到了自由,他说:“养鸟太束缚人了,我需要自由。”

  鸟在天上飞,鱼在水中游,人在地上走,构成了自然的和谐。当然,也有甘愿被笼养的鸟,打开笼门也不飞,或者飞几圈又飞回来。人们就感叹,鸟和人处出感情了。这是人类的自作多情。有位作家写鹩哥,说那鸟很会说话,母亲从鸟市买来养在笼子里,成了母亲的精神慰藉,后来母亲去世,鹩哥不吃不喝,几天后也死了。写得很煽情,好像鸟通人性了,起码把鸟当成人写了。但我感觉很别扭,我觉得,那是作者剥夺了鸟的自由,又从精神上摧残了它。人类总爱按照自己的思维去解读一只鸟。

  我不会养鸟,也没怎么养过,我所接触过并喜欢过的鸟,屈指可数。小学有一篇介绍翠鸟的课文,翠鸟太漂亮了,小巧的身子,长喙,鲜艳的羽毛,仿佛天外之物,我做梦都想把它捧在手心。万没想到,那年暑假我在滦河见到了真的翠鸟,它站在一块礁石上,看上去就像那篇课文的插图。我简直窒息了,不敢眨眼睛,唯恐这是幻觉,直到它发觉不妙飞走,我才惊呼:“语文书上的鸟,语文书上的鸟……”

  或许,人类嫉妒鸟会飞,才会去捕鸟?把鸟养在笼子里,就以为掌控了天空?嫉妒总会打着喜爱的幌子去实施,如同喜爱最容易转化成嫉妒。我觉得养鸟便是如此。

  唐山地震那年,舅舅在稻田里发现一只水鸟,飞得很低,他一锹拍过去,砍伤了水鸟的翅膀。水鸟折戟沉沙,成为我的掌上之宠,也减轻了震灾中的恐慌和悲凉。那时,我家住在当街用木头搭建的防震棚里,我把水鸟拴在柱子上,每天观察、关心它的伤口。当舅舅告诉我,那水鸟在他的锹拍过去之前,翅膀其实已经受伤了。这又让我舒心了不少。但几天后,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水鸟丢了,生死不明,那条脏兮兮的线绳还拴在柱子上。那只水鸟,给我的儿时留下了一个模糊的轮廓。

  在平原,要遇到一只好看的鸟不容易。有一种叫“春暖儿”的鸟,身似麻雀,但头上和脖颈有彩羽点缀。它很胆小,喜欢在低矮的幼树上栖身,比如一人多高、只有几根枝条的弱柳。它落在嫩绿纤弱的柳梢上,就像被画上去的;在低矮的桃树上,它和桃花并肩站在一起,像一张报春图。由于位置低、距离近,小孩子用弹弓一打一个准,但被打中的“春暖儿”伤势都很重,几乎养不活。“春暖儿”也不是常见的鸟,它和春天一起来,又和春天一起离开。

  乡间的鸟,最常见的还是燕子和麻雀。燕子被视为圣物,新奇的是,这种看法在小孩心中尤为根深蒂固。麻雀则被视为格杀勿论的坏鸟。养一只麻雀成本最低,死了也不心疼。不过,没人肯为一只麻雀扎一个鸟笼,小孩子通常用线绳拴住鸟腿,“呜、呜”地轰它,麻雀就飞起来,但飞不高,飞高了就被线绳拽回来,如同一只风筝。一来二去,麻雀明白是被戏弄了,轰也不飞了,小孩子只好把它往空中扔,让它靠惯性起飞,它才下意识地扇动翅膀,如同一个人被推进了水里,先扑腾几下再说。有时不小心线绳脱手,麻雀就趁势飞掉,如同逃犯还拖着长长的镣铐。

  有句话说,“天高任鸟飞”,这其实是个伪命题。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世界简史》里说:“没有一种鸟的飞行高度能够超过5英里,有人曾用飞机把鸟和昆虫带到高空,但还远未到达如此高度时,它们就已经失去了知觉。”这再次证明,我们通常对鸟的理解,与事实严重不符。

  德国人爱造鸟屋,逼真的木头鸟屋遍布公园、树林,甚至阳台。鸟屋是开放性的,里面有食物、水。待鸟如上宾,鸟来去自由,这种待遇,在中国只有燕子才有吧?燕子把巢筑在屋檐下,有人还帮燕子筑巢,但燕子不住,它习惯了自己劳动,因而更赢得了尊重。麻雀专找房子里现成的窟窿当窝,这更增添了崇尚勤劳的乡村人的反感。而事实是,麻雀并非好逸恶劳,它们的巢穴只为繁衍后代、哺育幼鸟,成年麻雀都是在露天栖息。如此看,它们不仅淡泊,而且很有爱心。

  我曾在阳台遇到一只小鸟,它跳进花盆里,旁若无人地啄食草籽,对藤椅上看书的我视而不见。第二天,它又来了。于是我刻意准备了小碟子,放了米粒和清水。第三天,它竟啄了几下米粒,还优雅地喝了几口水。这令我欣喜不已。不过我们只有这三面之缘。我为此写过一篇文章《一只鸟路过阳台》,一只小鸟帮我阐释了自然、和谐、尊重,更阐释了自由。我觉得人与鸟,乃至人与人,关系就该如此。我希望,当有一天我再问朋友,你为什么不养一只鸟?他会说:“鸟不应该关进笼子,鸟需要自由。”

PC版

Copyright © 2021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