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每个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的实习车间。本报记者 杨靖岫 摄

  本报记者 贾知梅

  核心提示

  辽宁“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实用高效发展。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获得更好的教育,就是“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越来越多的职校毕业生凭借他们扎实的技能,成为就业市场里的“香饽饽”。

  “压减作业总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提起这些关键词,大家联想到的一定会是“双减”。2021年7月,国家“双减”政策出台。辽宁的学校,在这一政策的引领下,帮助家长和孩子们跳出“内卷”,回归教育的本质。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篇这句话,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

  作为部省共建、整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7个省份之一,2021年,辽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获国务院表彰激励,被评为校企合作推进力度大、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省区。

  一份满意的答卷

  2021年12月29日,沈阳市铁西区肇工北街16号,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的学生宿舍内,17岁的王家奇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回家过寒假。完成了这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并刚刚在“沈阳都市圈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工具钳工一等奖的他,将把一份满意的答卷带回家。

  王家奇的家住在锦州义县瓦子峪镇榆钱沟村,2020年初中毕业后,考到了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王家奇清楚地记得在学校拿到第一把工具时的情形,“那是一把锉,拿到手后就喜欢上了。第一次动手操作是要锉一个直径2厘米的正方体铁块,老师一步一步地教,我特别认真地听,怕错过每一个细节,结果按照老师教的步骤第一次就成功了。”可第二次实训时做螺丝帽,王家奇就大意了,“开始做的时候特别难,需要用锯、电钻、锉,开始做得太快了,没听老师的,做坏了。”王家奇马上重做了一个,这也给了他一个教训,一定要精益求精、踏踏实实的,一步步打好基础才行。

  总结自己刚刚在全市14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的经验,王家奇说就是要比别人加倍地训练,让误差更小,做得更精细。说到这里,王家奇默默地伸出了双手,轻描淡写地讲出手上那几道伤口的来历。

  王家奇说,职业教育给了他继续求学的机会,所以他格外珍惜。

  能力培养体现个体差异

  说起更好的教育,在沈阳市装备制备工程学校当了13年校长的张春雨有他自己的理解。“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当遵循个体差异,根据各自的特长,按照不同类型去教育,提高孩子们的技能水平、生存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张春雨说,“这既是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像我们这样的职业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

  80后的罗恺,是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机械工程系专业教研组组长。2004年,在沈阳工业大学毕业后,他就到这里任教。十多年的教学经历,罗恺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毕业后,他们大部分从事的是最基础的工作,但是有很多学生在工作了两到三年后,就会脱颖而出。有一个学生在省内的一家外企工作了两年后,跳到了一家较大的汽车企业,在2016年的时候年薪就挣到16万元。

  就在前几天,这个学生回到学校来看老师,说他又跳槽了,这次是一家更好的企业,平台更好,空间更大了。

  罗恺说:“只要你有志向,肯努力,真的是行行出状元,这样的事我见得太多了。”

  职业教育打破学历天花板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功不可没,已为各行各业累计培养输送2亿多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然而,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仍将职业教育视为普通教育的“附属品”,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

  其实,这一局面已经被打破。

  2021年,国务院学位办印发的《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的出台,更是让“打破天花板”的计划有了实质性政策突破: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的证书,在求职、报考研究生、报考公务员时具有同样效力。

  职业学校本科证书含金量增加,职校生未来的路也越来越光明。

  就读于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的田野、丁思阳、赵佰永,在2021年12月底举行的“沈阳都市圈职业技能大赛”数控综合应用比赛中获得了团体第一名。比起刚踏入职业学校时的迷茫,现在他们对未来都有了明确的规划。

  “我们三人都不想在中职毕业后马上就业,我们准备读完大专并继续专升本。”田野说,“只要在技术领域不断钻研,我们未来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

  编辑:齐志扬  责任编辑:刘新

PC版

Copyright © 2021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