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演义》获全国连环画最高奖
《盛京演义》荣获全国美展连环画最高奖
300余幅作品诗书画相融讲述沈阳历史

  《盛京演义》之棋盘山传奇

  《盛京演义》之努尔哈赤首建八旗

  《盛京演义》中皇太极形象

  《盛京演义》之艳粉姑娘

  《盛京演义》之宣战

  傅抱石 国画《待细把江山图画》

  本报记者 凌 鹤

  核心提示

  辽宁美术作品在全国美展中的获奖量一直位居前列,其中,连环画创作是辽宁强项,从1980年第五届全国美展起,均有作品荣获各级奖项。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中,《盛京演义》荣获连环画最高奖。本报“国展辽画”专栏为读者详细解读荣获全国美展的佳作,在绘画中了解历史,激励奋发精神。

  此件连环画作品,绘画技法的中西结合,诗书画的有机交融,家国情怀的内在驱动,在当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连环画《盛京演义》总计338幅,由4位画家联袂创作于2003年。其中宋雨桂为著名国画家,杨仁恺为著名文博学者、人民鉴赏家、书画家,王弘力为著名连环画家、民族文字学研究学者,郭德福为著名国画家、历史研究学者。作品以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故事为背景,用连环画演义的形式概述一代汗王建功立业的风云历史。31个历史故事不仅描绘了明末清初古城历史风云,还将沈阳名胜棋盘山、虎石台、抚顺萨尔浒、一宫两陵等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及民风习俗融入其中,情景灵动,人物形象准确鲜明,既可单幅欣赏,又可整体阅读,是一部丹青盛京史说。

  为沈阳画像 充实清前史文化篇章

  当年,杨仁恺在创作时即提出作品站位:“《盛京演义》不仅是为沈阳画像,更是为盛京立传。”《盛京演义》在对历史细节、传说逸事捕捉描摹的同时,还将沈阳城的人文地理、社会风情等元素融入其中。通过丹青妙笔,把沈阳的历史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于众,使历史与现实交织;既传播了城市文化,又打造了城市品牌。

  如今,3位创作者已故去,郭德福忆起当年感慨万千,“各界评述这部作品是一张厚重的城市名片,并非夸张。我们4个人在创作过程中并不是单纯地将其作为一部艺术品来完成,而是当成一种责任,带着使命去构思。虽说《盛京演义》是一部连环画,但它却不同于以往连环画的创作手法。所有画作都是按照历史画的规格,在四尺宣纸上诠释。同时,融入孔子的春秋笔法,《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精髓。可以说我们把毕生所有的学识都融入创作中,让其成为一个窗口,从《艳粉姑娘》《棋盘山传奇》一直到《顺治入关》,看完《盛京演义》,读者就能领略有关沈阳前清时期的整体社会风貌。”

  诗、书、画和谐统一讲故事

  2003年,时值宋雨桂山水创作进入佳境,杨仁恺书画鉴定学术专著丛书完成,王弘力《古篆释源》推出,他们发挥各自专长,在连环画创作中尝试以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诗、书、画、文相融合的形式表现历史故事,使国画连环画的创作推陈出新。郭德福是高级美术编辑,对孔子、老子的传统哲学思想有深入研究。他专程去北京造访清史专家,多次在抚顺赫图阿拉城、萨尔浒、沈阳故宫等地采风,撰写脚本,创作草图。怀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浓浓的热爱,4位名家开启了《盛京演义》的文化演绎之旅。

  据郭德福回忆,“第一期内容是他与宋雨桂创作的《艳粉姑娘》。”画中,一位妙龄少女在浑河岸边浣洗衣服,她的身旁是一片芦苇塘。在创作时,宋雨桂融会欧洲印象派半抽象的画法,用水墨氤氲出芦苇塘的模样。在创作《萨尔浒大战》时,宋雨桂也采用这种苍茫的笔触勾勒远山和树木,瞬间就把战场的气氛烘托出来。画中,郭德福的人物生动劲道,宋雨桂的景物又非常抒情,当时宋雨桂说,他想留下让观者想象的空间,达到“以眼补笔”的效果,后来他将这种技法称为“万法一瞬”。《棋盘山传奇》《一宫两陵》……一系列围绕沈阳城、清前史的故事一篇接一篇娓娓道来。杨仁恺以行书自书诗歌,为画卷题名;王弘力用不同的篆书字体题写十余幅卷首诗;结合宋雨桂炉火纯青的山水、郭德福独具特色的水墨,开创了连环画诗、书、画一体的独有特色,极具艺术感染力和文学厚度。当画作在全国巡展时,观者无不惊艳:连环画还可以这么画!

  水墨为大众服务 倾诉家国情怀

  艺术家要用手中的画笔把沈阳的历史文化和丰厚底蕴通过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一部经典的问世,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值得回味与品鉴。《图说中国连环画》一书有这样的评述:“表现如此壮烈的历史故事,而且事件的发生地就在大东北,由黑土地的画家们来演绎,自有一种他人无法替代的亲和力的刚性在。他们以各自之擅长,演绎着壮阔壮烈也不乏柔板的‘弦乐四重奏’。”

  4位创作者认为,“画连环画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创作《盛京演义》的初衷,即是按照‘三贴近’的原则,力求做到出精品、出人才、出传世之作,以创新的形式合力打造文化品牌,为家乡沈阳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时任中国美术出版社社长的郜宗远认为,《盛京演义》以浑厚磅礴的现代水墨艺术风格,增添了清前史历史风云的恢宏气势。这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大制作、大手笔。这部作品给中国画坛带来了关于现代水墨艺术如何为大众服务,如何普及发展的思考,亦是如何作画述史的一份有力答卷。

  艺术微论

  数字科技使经典传播独辟蹊径

  凌 鹤

  《美术里的中国》是一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纪录片,于3月末起首期播出后,收获各界好评。其最大亮点是通过3D等数字科技创制纪录片,使全国各大美术馆的馆藏经典立体呈现,令一枝一叶、一虫一鸟、山川河流化为灵动的可听、可感、可见的生命体,并融入艺术家的精神追求,与观众产生别样的互动。

  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颠覆了人们对试听的传统认知,平面、二维已经升级为三维、四维。因科技的赋能,那些长期保存在美术馆的经典作品获得了全新的展现方式,细节细到一滴墨如何晕染开来,一根须如何伸展摆动,一朵花如何绽放设色,层叠的山川一一打开、奔腾的河水分秒律动,一切栩栩如生尽收眼底,配以古筝、传统民乐经典曲目,使中国美术的独特内涵和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说:“利用最新视听技术手段,使静态的美术作品在数字化时代获得了新生命,展现历史文化之美、红色文化之美、社会主义建设之美、改革创新之美、民族伟大复兴逐梦之美,讲述着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艺术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美术经典如何有力传播,是时代的课题之一。跳出时空限制、摆脱静态美术馆的“约束”,生动走进大众生活、影像人们心灵,是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创新的动力和成功所在。每集片长仅12分钟,涵盖大量的历史图片、绘画场景还原、艺术家影像集结,使作品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人文品格得到弘扬。

  比如,第一集阐释齐白石作为人民艺术家的精神可贵处,其对国画进行创新的价值、意义。尤以3D建模特效技术对齐白石所画之虾进行解构,配以第一人称拟人化叙述,青青水草、透明的虾身、根根分明的虾须、畅游的优美身姿,让观众身临其境。第三集《记写雁荡山花》,一块巨石屹立冲击视觉,薄雾缭绕的群山间鸟鸣啁啾,水墨勾勒的藤蔓勃勃生长,山花迎风摇曳。两只小青蛙爬了出来,沉醉在雁荡山的春天氛围中。数字科技让潘天寿的这幅经典名作“飞”出了画纸,变为了立体可感的视觉奇观。

  《美术里的中国》打破惯常手法,以画语为核心,学术性访谈为辅,专家几句话点睛,焦点在画的试听呈现。每一集都以最前沿的数字技术重点阐释一位画家、一件经典作品的精华,彰显民族文化之美,焕发时代光彩。

  经典鉴读

  《待细把江山图画》内蕴爱国精神

  本报记者 凌 鹤

  《待细把江山图画》是近现代中国画开新风之作,由国画大家傅抱石创作。其采用的“抱石皴”为其独特创新。经典作品广为人知,但促生作品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却鲜为人探求。《待细把江山图画》以及蕴含其中的皴法,源于傅抱石的爱国精神激发了艺术创新的力量。

  《待细把江山图画》创作于1961年4月,为纸本水墨染以赭石淡彩,纵100厘米、横115厘米,藏于中国美术馆。此作纵笔挥洒,痛快淋漓。

  当年为响应用画笔支持抗日,傅抱石从江西辗转来到重庆国立艺专和中央大学学习,面对巴蜀山川的雄浑壮美和现实家国的破碎飘零,傅抱石反复叩问自己,一个美术教师要为祖国做些什么。于是祖国被侵略的愤懑激发的民族自尊激情涌动,傅抱石拿起画笔,一改温柔敦厚的中锋,把笔锋打散,加大压力,加快速度,唤起民众精神力量的“抱石皴”,在那一刻诞生了。莫把丹青等闲看,中国的画作,可以是繁华景、君子风,更可以是家国情、英雄志。十几年后,新中国蓬勃发展中,时代变了,笔墨也要变。当傅抱石站在华山巍巍山峦前,他的心弦再次被扣动,打动他的,是冠绝云天里看家国河山大好的自豪与憧憬。傅抱石说,伟大的画人是时代的中心。

  创作《待细把江山图画》时,傅抱石以其独到的视角和创造力,以飞动泼辣的“抱石皴”作“大块文章”,将华山奇峭无伦、壁立千仞的雄姿呈现在我们面前,虽为方形构图,但画家将山峰伸出纸外,不留天空,以几缕云雾隔断山腰,虚实相生之间愈显华山遮天盖地、直插云霄的磅礴气势。此外,画家对树木、房屋、人物等细小配景的精细刻画亦同样反衬了华山的卓绝雄姿。笔法上,此作中画家的“抱石皴”臻至化境,散锋笔法得到充分施展。画家以湿润浓墨信手点缀的细小精致,既使空间深远、景境辽阔,又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些许宁静的诗意,使其更加意味无穷。美术界认为,明代王履曾作《华山图》卷,写出了华山的险峻,是一件传世珍品,历来为人称道。但将华山赋予了人格精神和时代气息,则非傅抱石此作莫属。

PC版

Copyright © 2021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