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河到辽河 传承从未改变

  高 爽

  在展现延安文艺盛景的时光艺术馆里,100岁的孟于正在给23岁的吴磊讲述当年与《黄河大合唱》的初次相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从延安出发》就是以这样时空对话的形式打开了对80年红色文艺传承的叙事。

  这是穿越时间的传承。孟于是第一代“白毛女”的扮演者,参加《黄河大合唱》演出时只有17岁,而《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冼星海当时34岁、词作者光未然26岁。这是一个有关青春的故事,是这些红色文艺家的青春,也是红色文艺的青春。

  80年前,在全民族抗日的烽火岁月里,一大批怀着高昂革命理想和战斗激情的青年,从全国各地艰苦跋涉奔赴延安,其中就有很多青年文艺人才。他们在抗日的烽火中成长,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引下,走上文艺为人民服务的道路,创作出众多传颂至今的经典文艺作品,不仅引领了抗战文艺的发展,而且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抒写了革命文艺最绚烂的篇章。100岁的孟于深情地回忆着当年远远看着冼星海夫妇在河边散步的情景,脸上洋溢着小女孩的纯真和激情,一下子让我想起在延安文艺纪念馆的展板上看到的那些照片,很多我们熟知的文艺家的照片,都有着同样的青春,脸上都是这样纯真与坚定的笑容。这鲜活的一幕,证明着80年这光焰始终不熄、这青春永远留驻。

  这是穿越空间的传承。央视舞台上再现了80多年前的延安,宝塔山、延河、鲁艺所在的天桥沟。那是红色文艺的出发地,从那里起步,火种撒遍全国各地。就像何其芳在《我歌唱延安》一文中所写:“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然后一群一群的,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而火种抵达的第一站,就是东北。1945 年 8 月,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决定“延安鲁艺迁往东北办学。”出发前,周恩来勉励北上的鲁艺队伍说:“你们到一个地方必须生根开花,联系那里的群众,必须按照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进行艺术宣传工作。”从此,文艺工作者带着“文艺为人民”的精神和传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中。

  从陕北到东北,从延河到辽河,这条革命文艺之水,80年始终奔腾不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探索出具有浓郁东北地域特色的“关东演剧学派”;沈阳音乐学院始终坚持着“植根民族,融入时代,突出特色,服务社会,引领先进文化”的办学方向;鲁迅美术学院始终将“更加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体验生活、激发灵感,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作为使命和历史担当。

  延安文艺纪念馆正门前广场的地面上,呈放射状刻下鲁艺在抗战胜利后一些主要传承单位的名字: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其中,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赫然在列,就在正门前最前列。

  这是传承,是荣耀,更是责任。

校对:盛楠

责编:李莹

PC版

Copyright © 2021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