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签订单 销路收入都不愁

  本报记者 杨少明

  早上8时,大连瓦房店市元台镇吴窑村菜农刘云升已在自家大棚里忙活3个多小时了,当他把最后一筐角瓜搬到大棚外时,总算得空喝了几口水 。

  “今年角瓜收成好,每天要摘200多斤,累点儿也愿意干。”刘云升笑道。让他更高兴的是,村里的上门收购价每斤比菜贩的还要高一些,“村里签下了一家大单位,以后俺们的收入更有保障了。”

  村民采摘蔬菜的当口,在村里的分拣车间,十多名村民早已各就各位,将陆续运来的蔬菜重新分类包装。车间外,数辆厢式货车正等待装车发运。

  从蔬菜大棚到分拣车间,吴窑村党总支书记郑云兄每天都要跑上很多个来回,看长势、估产量。“摘掉了‘穷’帽子,现在,合作单位又给了俺村稳定的蔬菜订单,要珍惜这个机会。”他笑着说。

  仅有504户村民的吴窑村曾经穷得远近闻名。这里山包多、地力薄,农民靠种地为生,很多人家一年到头就剩个口粮,村集体也没啥收入。

  在村西南角,矗立着一块高大的“乡村振兴产业基地”的牌子。路两侧,一批高标准蔬菜大棚排列整齐。这是大连市投入扶持资金,引导吴窑村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增强造血能力结出的硕果。

  依靠扶持项目,吴窑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可持土地入股,每亩地保底加分红不少于500元。基地的大棚低价租给村民种植蔬菜以及种苗,村民和集体都能持续受益。2019年年底,吴窑村一举摘掉了“低收入村”和“空壳村”的帽子。

  从去年开始,大连市积极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求,对吴窑村这样的原低收入村继续实施力度不减的帮扶政策。“去年年底,俺村与一家知名餐饮管理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发展订单蔬菜种植,村民都能参与,这让俺村的发展站上了更高起点。”郑云兄说。

  今年,吴窑村开始在种植露地蔬菜上发力,目前已流转土地100多亩,建起新的蔬菜种植基地。不少农户不断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积极参与订单种植。此外,两处基地为村民提供了100余个就业岗位。

  “有了订单,俺们种菜心里很有底。种菜的同时,可以抽空到基地打工,最近几个月,俺已挣了1万多元了。”和其他菜农一样,说起眼下的生活,刘云升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校对:盛楠

责编:李莹

PC版

Copyright © 2021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