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辽宁文艺的时代画卷上增添更丰富的色彩

清晰的精神主线串联起高光时刻

期待辽宁文艺的时代画卷上增添更丰富的色彩

  “重回辽宁文艺现场”系列报道部分版面。

  本报记者 高 爽 杨 竞 凌 鹤

  编后记

  历时9个月,本报“重回辽宁文艺现场”大型系列报道今日落帷。

  以“重回文艺现场”的方式,寻找与回顾90余年来辽宁文艺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成就与辉煌,就像徐徐展开了一幅最亮丽的时代画卷,将辽宁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辛勤汗水与艺德艺心艺才筑就的一个个艺术高峰呈现于眼前,让每一位观者感动与惊叹。

  我们的编采团队用近半年时间做了前期准备、周密策划,用9个月的出版时间深入采访、精心编排,以30余块版面、10余万字的篇幅,将文学、美术、音乐、戏剧、曲艺、报刊、出版等文艺各领域的闪光点呈于读者面前,让所有人了解辽宁文艺工作者创造的辉煌,也让了解了这段文艺史的人更深切地感悟到,无论是哪个艺术领域,能获得排在全国前列的成就,都是文艺工作者在内容与形式上出新,深入表现社会生活,在审美上多向度探索才结出了饱满果实。

  这样一次细致而全面的梳理与展现,当然不仅是为了彰显辽宁文艺发展的过往成就,也不仅是为了留下一段文艺史的记忆,更多的是为了在呈现辽宁文艺发展最客观面貌的同时,寻找到辽宁文艺的根脉所在、枝叶繁茂之源。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地区发展的内在源泉,这样的寻根溯源之旅,更重要的是为辽宁文艺未来的勃发做好基础准备。

  这次梳理式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文艺现象的产生、艺术流派的形成、文艺名家的崛起对地方文化生态的影响,如何在未来的文化建设中,产生更多的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文艺现象、艺术流派、文艺名家,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探索与努力。

  往日辉煌不可追,来日发展尚可待。今日,我们倾听各方反馈与建议,为系列报道“重回辽宁文艺现场”画上句号。我们期待,辽宁文艺的时代画卷上增添更丰富多元的浓墨与重彩。

  这既是辽宁革命文艺的寻根之旅,也是新时代辽宁文艺出发的聚力之举。

  自本报“重回辽宁文艺现场”大型系列报道推出以来,在辽宁文化艺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每一期报道刊发后,都获得了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无论是亲历辽宁文艺90年的老一代文艺工作者,还是中生代、新生代辽宁文艺人,都对这一“重回”的方式给予赞赏。记者采访了几位资深的文学和艺术工作者,听听他们怎样看“重回”。

  为辽宁文学史留下了 一笔宝贵的财富

  省作协副主席周建新认为,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从东北作家群到新时代的辽宁文学,90余年的历史,众多的作家作品、不同的创作流派和创作思潮,如何把它们表述得准确到位,如何进行内容的取舍、重点的论述,如何定义辽宁作家在文坛的地位、在文学史中的地位,都很有难度。可以看出来,《辽宁日报》下了很大的一番功夫,不仅有报社领导的谋篇布局,而且有记者深入每一个具体领域下一番深研的功夫。报道中,有对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和流派的现象层面的再现,还要做出具有理性色彩和学术色彩的评价,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记者们查阅了大量资料,采访非常细致,对一些关键性问题把握得比较准确,让读者感觉到记者都是行家里手。特别要对他们的敬业精神表示敬意。

  这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重回”系列报道对辽宁革命文学的历史和当下的创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可以说辽宁文学90余年来有影响的作家、作品基本上都涉猎到了,为文学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当然,报道毕竟不是文学研究,难免有些遗漏,但仍然瑕不掩瑜。更为可贵的是,这个系列报道不是对旧有资料的汇编,而是站在新时代回望,以新时代的视点审读历史、剖析作品、分析作家,并以新闻的方式给予生动地呈现,为评价辽宁文学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很有现实针对性。

  辽宁文学一直坚守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无论是工业题材、乡村题材还是其他题材,也无论是哪个文学类别,现实主义是辽宁文学最大的特点和最大的优势。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文学潮流如何变化,辽宁文学始终坚持着现实主义创作,有着深厚的生活底蕴和人文情怀,这是我们始终感到自豪的。站在新时代,辽宁文学的各个创作类别——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儿童文学,都有全国第一梯队的作家、评论家阵容。经过此番“重回”,我相信读者可以看到这一点,并对辽宁文学的未来充满信心。

  铭记一个个独属于 辽宁戏剧的高光时刻

  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梁海燕说,感谢《辽宁日报》的“重回辽宁文艺现场”大型策划。作为读者,我们跟随着这些报道,仿佛亲临了那些辽宁文艺的草创时代,更重温了辽宁文艺的高光时刻。从昔日的文脉梳理,到今日现状的直面与坦承,从辽宁文化土层深厚的累积与蕴藏,到对文化建设的期待与规划,我读到了深沉的情感,更读出了文化的担当,这内在的文化使命感与对于地域文化的持久省思深深感染并激励了我。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戏剧”这一专题的归纳与总结,这些报道与观察,从宏观到微观,有点有面。辽宁戏剧起点很高,可以说从遵循现实主义创作作为出发点,以地域风格为特色,从一个个时代节点到一个个个案的分析,重现了辽宁戏剧从诞生到发展、成长、繁荣的历程,勾画出那些曲折中的奋进,彰显了那些铸就于凡俗人生的英雄楷模。第一期中,从《高山下的花环》《报春花》两幅泛黄的话剧海报所记载的戏剧往事起笔,铭记了一个个独属于辽宁戏剧的高光时刻。除了话剧,辽芭在国际舞台上历久弥坚的光辉战绩、以《苍原》为代表的辽宁歌剧领域的标杆式作品,都一再提醒我们:辽宁文艺的富矿从来不曾枯竭,只是有待发掘、如何挖掘而已。

  从时间的纵向来看,辽宁戏剧从脱胎于东北鲁艺伊始就高举现实主义旗帜,同时不忘走戏剧民族化道路,这贯穿了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辽宁戏剧努力和发展的方向。从文化跨越的广度来看,辽宁戏剧历经东北抗战、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时期,直至今天,黑土地文化渗透着的红色文化血脉依旧流淌在影视戏剧作品的内核中。地域性、民族性、人民性铭刻于辽宁戏剧的成就中,也铭记于辽宁戏剧工作者的骨血中。在“重回辽宁文艺现场”中读到这些内容,不禁一次次为在这块土地上奋斗过、辉煌过的文艺工作者喝彩,也一次次受到鼓励,鼓励后来者在通往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征途中继续奋勇前行。

  追忆辽宁曲艺往昔辉煌 谋划未来发展

  中国曲协顾问、省曲协主席崔凯说,《辽宁日报》策划推出的“重回辽宁文艺现场”系列报道中,我读到了记者采写的《辽宁评书四大家火遍全国成为时代记忆》《辽宁相声以会创作敢创新在全国刮起强劲东北风》两篇文章,感触颇深。作为辽宁曲艺近50年繁荣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感觉记者选题准确,抓住了辽宁曲艺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的领军人物和经典作品;掌握情况具体真实,充分体现了“重回现场”的意义;两篇文章结构严谨,叙事和评价相得益彰,读后给人留下了回味与思考。

  辽宁是曲艺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评书、相声、二人转、鼓曲、小品等曲艺形式均产生了蜚声全国的代表性人物和优秀作品。其中以袁阔成、刘兰芳、田连元、单田芳为代表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堪称北方评书里程碑式的名家巨匠,这4位在全国叫得响的“评书大家”都出自辽宁,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记者将他们称为“评书四大家”乃实至名归。

  辽宁相声与北京、天津等地的相声相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但就创作而言,辽宁相声反映现实生活和发挥相声讽刺作用方面超越了其他地区,记者抓住了辽宁相声“会创作敢创新”这一点便抓住了根本。文章以小立本、杨振华、金炳昶、王志涛等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创作和表演的作品为例,阐释了辽宁相声独树一帜的艺术特征,令人信服称道。

  记者采写的这两篇文章,在辽宁曲艺界产生了很大反响。追忆历史是为了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更是为了谋划新时代辽宁曲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在面对文化多元化、艺术传播多样化的今天,辽宁曲艺人要继承优良传统,敢于应对挑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根铸魂、守正创新,培育新时代优秀的曲艺队伍,努力创作精品力作,推出一批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名家大师,为辽宁新时代曲艺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弘扬鲁艺精神 黑土地文化贯穿每篇报道

  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胡崇炜说,《辽宁日报》作为历史悠久、富有强烈时代责任感的一方党报,始终拥有文化情怀,很多系列报道产生全国影响力。这次“重回辽宁文艺现场”系列报道,是一次全新的梳理。以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为根本,深层呈现辽宁文艺“从哪来、到哪去”的发展路径。紧扣艺术为人民、艺术为生活、艺术为时代的鲁艺精神主旨,将黑土地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贯穿于每篇报道中,以客观、专业、冷静、真诚的文风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以“九畹”为代表的辽宁书法家群体,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优秀书家集群,以此为轴,上溯历史、观照当今,辐射改革开放后辽宁书法根植传统、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得到业内外肯定和好评。

  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易霓认为,“重回辽宁文艺现场”系列报道展现了一代代辽宁文艺家用激情与灵感倾力创作,留下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经典佳作,并以积极向上的精神谱写辽宁文艺为人民的时代新篇章。“重回”系列报道涵盖丰富且有代表性,凸显鲁艺精神的引领作用和实践成果,突出现实主义创作的辽宁优势。国画、油画、雕塑等领域的报道,以“鲁美四老、辽宁油画现象、鲁美三代雕塑艺术家集群”及其遍布全国的经典作品为载体,展现了新时代文艺创作的中国风格、辽宁特色。报道有的放矢且具有启迪意义,熨帖心灵的同时激发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线云强认为,“重回辽宁文艺现场”系列报道站位高、视野宽、着眼准,体现了《辽宁日报》敏锐的文化思维和时代洞察力。报道对辽宁摄影的历史积淀、发展成果,以一条看不见却可清晰、深刻感知的精神之线串联起来,立足地域、扎根生活、影响全国的各年代经典摄影作品如宽银幕影片一样,在读者面前一一呈现,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场景、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脱贫奔小康的中国奇迹、辽宁工业的崛起涅槃……报道图文并茂,产生强烈、生动的感染力,引起广泛的共鸣。

  读者反响

  擦亮了辽宁文艺品牌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佟春光:《辽宁日报》大型系列报道“重回辽宁文艺现场”擦亮了辽宁文艺品牌,系统梳理了辽宁文艺各领域的发展历程、传承现状以及文化艺术特征,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在辽宁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重回”系列报道充分展现出辽宁作为文艺强省的实力,彰显辽宁文艺如何传承延安鲁艺的光荣传统,创作出一批具有鲜明标识的戏剧作品。这是首次由媒体进行梳理、报道、阐述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艺术发展历程,以及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多年来大力探索话剧民族化、精品化的成果。

  沈阳评剧院院长张巍:“重回辽宁文艺现场”体现出辽宁文化艺术领域卓越的成就,呈现出独特的辽宁文化风貌,是对辽宁文艺工作者的巨大鼓舞。辽宁文艺人才辈出,沈阳戏曲繁荣发展,评剧“韩花筱”开宗立派。在关于沈阳评剧的报道中,记者提炼出中国评剧三大流派的本质特征与艺术贡献:韩派艺术体现了评剧声腔创新发展成果;花派艺术为现代戏曲声腔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筱派艺术开创完善了评剧老旦行当。这些报道在中国评剧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此外,“重回”系列报道版面制作精美,值得收藏。

  辽宁芭蕾舞团编导刘婷婷:“重回辽宁文艺现场”系列报道对于辽宁文艺乃至中国文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辽宁文艺根脉扎实、实力雄厚,辽宁文艺的发展经验具有示范意义,特别需要这样的梳理和论述。辽宁戏剧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承载着时代精神,反映人民的心声。我认真阅读了“重回”系列报道的大部分文章,收获很大。作为年轻一代的辽宁文艺工作者,需要了解我们省文艺发展史,“重回”系列报道正是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并深刻领会辽宁文艺精神的良机。同时,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了解家乡文艺发展成就的范本,有助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

  辽宁省军区画家高阳:2022年1月14日,在“重回辽宁文艺现场”系列报道中,看到了一篇《一部中国歌剧艺术史上的里程碑之作》的报道,读后让我感动不已。从报道中我了解到,歌剧《苍原》是1995年辽宁歌剧院创排的。《苍原》讲述的是蒙古族土尔扈特部战胜千难万险,举族万里东归,重回祖国怀抱的故事。我与画家吴云华2013年合作的大型油画《土尔扈特回归祖国》,讲的也是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故事,该作品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辽宁日报》这篇报道,我更加全面地了解到《苍原》为何27年久演不衰,至今依然被誉为“西洋歌剧传入我国以来最优秀的一部力作”“西洋歌剧民族化的成功典范”“中国歌剧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鲁迅美术学院教师齐鑫:《辽宁日报》“重回辽宁文艺现场”大型系列策划,报道了鲁美艺术家群体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实践,让读者了然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重要性,明晰艺术创新需要有传承做基础,报道所传达的艺术理念和文化信念令人获益。

  沈阳工学院教师关辉:《辽宁日报》仍然是我最喜欢看的报纸,热爱文学与艺术的人也非常关注文化版面的报道。“重回辽宁文艺现场”可以作为历史和学术资料保存,从中获得的思考和启发是多维的。

  读者昕昕:知道我们的昨天是怎样出发的、走过怎样的路,才会知道今天该向何处去。这可能就是《辽宁日报》推出这个报道的初衷吧。从报道中,能够感受到记者对辽宁文化的热爱,这种热忱也感染了我,谢谢!

  本报记者 王臻青 高 爽 杨 竞 凌 鹤 整理

校对:曹思洋

责编:李莹

PC版

Copyright © 2021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