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仓】惟愿贡献一粒“好种子”

  6月12日,是一个阴雨天。一大早,朱宏宇独自撑着伞,脚步匆匆地奔向公司的温室大棚。

  “玉米长得咋样,天天都得看。”走进温室,脚踩在泥土上的那一刻,朱宏宇的心里才感到踏实。

  “这些都是我们在现有的种质资源基础上,通过挖掘优良性状基因,研制出来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交系。”朱宏宇指着温室里的“青枝绿叶”,打开了话匣子,“每份资源都携带独特的遗传基因,一旦优势基因重组,就可能诞生新品种、好品种。而无论对农业生产还是种业企业发展来说,良种都是至关重要的。”

  朱宏宇是沈阳市辽中区朱家房镇朱家村人,土生土长的“农二代”。微黑的皮肤和身上穿着的朴素的T恤,让这位企业家看上去很“接地气”。

  东亚种业,国家农业产业化优秀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种业十强,拥有玉米生物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95%以上的品种为自主研发。自育玉米品种累计推广面积3.2亿亩,累计增产粮食达96亿公斤。

  这一人一企,结缘、“牵手”已经20年。

  7000多个日日夜夜,朱宏宇带领东亚种业只干一件事儿——培育好种子,以实际行动诠释“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用中国种”。

  眼下,东亚种业的主打玉米品种“东单1331”,已推广到全国各地。耀眼的成绩,是朱宏宇常说的那句话的有力“注脚”:我们有能力、有实力打造民族种业品牌,为粮食安全贡献一粒“好种”。

   “种地”到“种业”

  朱宏宇出生于1974年。那个年代的农家娃儿,少年时代大多是“半耕半读”状态,朱宏宇同样如此。

  “小时候帮家里种地,从‘播’到‘收’,每一步都跟着忙活,一样不落。”朱宏宇回忆,那时候因为机械化程度低,基本靠人工,是真正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

  挨过累、吃过苦,并没有使朱宏宇产生远离农村的念头,反而立志扎根农业、改变农村。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毕业后,朱宏宇到省种子管理局工作,正式步入这个让他“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领域。

  当时,正是种业走向市场化的“窗口期”。2000年,我国第一部种子法颁布,其中包括“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推动种子产业化,发展现代种业”等新举措新办法,并打破了此前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的模式。

  一时间,诸多种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东亚种业就是其中之一。其创始人徐福春,“相中”了朱宏宇的专业水平和干劲儿,对其极力邀约。

  同时,朱宏宇也“相中”了从创办之初就一直坚持自主技术研发的东亚种业,接受邀请,毅然“下海”。

  为更全面地了解企业,为未来发展做好定向,朱宏宇加入东亚种业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主动到基层锻炼3个月,站柜台,卖种子。

  “那时正赶上种子销售的旺季,来自全省各地乃至吉林省的农户,拼车到我们销售点买种子。”朱宏宇回忆,看着各地农户慕名而来、“挤破柜台”的场景,自己很受触动。

  为啥农户甘愿舍近求远,到东亚种业来买种子?主要源于对好种子的渴望。朱宏宇说,和农户交谈,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特别希望能买到高产、稳产的好品种,提高收成提高收入;最害怕的是买到假种子、劣种子,结果一年到头白忙活了。朱宏宇由此深切感受到,种子事关农民生计,关系重大;好种子的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

  “靠科技力量,生产好种子。”这个思想,在朱宏宇的心里落土扎根。

  潜心育“王牌”

  出了沈阳主城区,一路向北,来到投资2亿元打造的东亚现代种业研发中心,这里比东亚种业公司总部更“气派”。办公楼里随处可见一流的仪器设备,研发团队累计承担20余项国家科研项目,包括多个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这里,是优质新种子的“产床”。目前,东亚种业累计在全国审定了1136个(次)玉米品种,其中含82个国审品种。

  这些品种,既满足了不同时期的农事生产需求,又见证了我省20多年来的种业发展历程。

  “2000年前后种子市场刚放开时,‘稀植大穗’的玉米品种最受青睐,公司顺应市场推出‘东单90’,每亩地能种2500株,一棒能打一斤湿粮。”朱宏宇回忆,这个品种的种子特别适合辽宁地区种植,一度占到全省市场30%的销售份额,直到2009年出现“拐点”。

  那一年,持续降雨、低温寡照的极端天气多,“稀植大穗”品种的缺点和不足一下子暴露出来。

  此时,恰逢“先玉335”这个玉米品种投入市场,它承载的是“单粒精播、耐密高产”理念。一穴用一粒种,省成本;不求单个棒子大,更注重提高亩均种植量,打破了“稀植大穗”一统天下的市场格局。

  “若我们只有‘东单90’一款产品,那将非常尴尬。”朱宏宇坦言,好在公司未雨绸缪,在多年间持续做资源搜集、鉴定、评价及品种选育工作,积攒下了厚实的产品家底。公司从2010年起确定了“耐密、抗倒伏、抗病、单粒精播”研发方向,迅速调集资源集中攻关。2013年,“东单1331”脱颖而出。

  “新秀”一出,迅速打开市场,并在之后出现的极端天气中经受住了考验。它抗旱能力强,产量稳定,高抗倒伏、极耐涝、高耐密、品质好等特点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

  “虽然手里有王牌品种,但来自市场的压力仍然时刻在肩。”朱宏宇说,任何一个品种,都可能会最终遭遇“审美疲劳”,市场需求总是会不断升级,倒逼企业持续革新。未来,东亚种业的育种方向,除了要继续坚持高产稳产、广适高抗等,还会更关注脱水快、适合机械化收割等指标,育出更多适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新品种。

  良种加良法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如何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实现粮食安全?在朱宏宇看来,种源和技术是关键。

  “要想育成理想的新品种,需要大量基础材料作支撑。”朱宏宇说,育种是小概率事件,每年在1万至2万份材料中,能选出几份理想的资源已是幸运。而且我国还存在玉米种源相对匮乏的现实问题,可利用量并不充分。解决之道,唯有对已知资源进行再改良、再创新。

  完成这个过程,技术是核心。

  经过3000多年的自然物种进化与人类科技进步,世界农业育种经历了原始育种、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三个时代的跨越,形成了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各种技术版本,即从最初人工驯化1.0版和杂交育种2.0版,迭代升级到分子育种3.0版和智能设计育种4.0版。

  眼下,我国仍处在以常规选育为主的2.0时代,向分子育种的3.0时代迈进阶段,而种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4.0阶段。“显而易见的差距,正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朱宏宇说,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将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种业安全、粮食安全。

  目前在东亚种业,包括分子辅助、全基因组选择、智能设计育种等科研攻关在同步进行。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企业还开启了工厂化育种模式,预先设定好育种目标,再组织科研人员分工协作,让研发更快更精准。

  发端于育种,但不能止步于育种,东亚种业在做好主业的同时,开始向产业后半段发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朱宏宇说,实现粮食安全,需要良种,同时还需要良法作支撑。所以,东亚种业将建立起全流程服务,建立起“好种子+好方法+好机械”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更大程度地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

  “玉米是世界上单产最高的作物,我国有14亿多人口,耕地面积有限,玉米产量对于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朱宏宇说,农业科技创新上的每一小步,都是对粮食安全作出的贡献。

  “打好种业翻身仗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我们义不容辞,使命在肩。”说话间,朱宏宇换上白大褂,同科研人员一道走进试验基地里忙活起来。微风掠过,玉米叶片沙沙作响。

  希望的种子,正在这里孕育……

校对:杨金凤
责编:栾溪

PC版

Copyright © 2021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