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辽宁丨非遗永流传

  

  本溪社火 国家级非遗项目,主要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演出,也称“武社火”,类似于京剧中的武打戏。图中演员在为演出做准备。

  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 国家级非遗项目,是锡伯族在古老年代里的一种结绳记事方式,“喜利妈妈”汉语意思为“子孙妈妈”。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国家级非遗项目,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图为代表性传承人韩梅现场表演。

  盖州皮影戏 国家级非遗项目,盖州艺人以驴皮为原料,将之刮薄至透明的程度,制成工艺精美、造型独特的皮影形象。图为小观众在展演现场参与互动体验。

  抚顺地秧歌 国家级非遗项目,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满族民间舞蹈。

  朝鲜族农乐舞 国家级非遗项目,源于朝鲜族祈求农业丰收的民俗活动,是供人观赏的农乐舞蹈,男女老少皆可参加。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 国家级非遗项目,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保留了北方传统剪纸的基本形态。图为代表性传承人张波作品。 本报特约记者 蔡 壮 摄

  孤山泥塑 省级非遗项目,以面塑为基础发展转化而来,所用材料为孤山白泥。图为代表性传承人“泥人曹”曹会芳的作品,其作品以《红楼梦》人物为主。

  阜新玛瑙雕 国家级非遗项目,阜新玛瑙雕纹饰图案古朴精美,纹样繁多。图为代表性传承人杨克全作品《大自然》。 本报特约记者 朱学著 摄

  本报记者 杨靖岫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国家级(个) 76

  省级及以上(个) 294

  从雄浑有力的长海号子,到阳刚豪放的抚顺地秧歌;从金戈铁马的本溪社火,到欢快诙谐的东北二人转;从几十米长的二界沟排船制作技艺,到精美娟秀的满族刺绣;从热闹奔放的海城高跷,到锣鼓铿锵的建平十王会;岫岩玉雕、阜新玛瑙雕、抚顺琥珀雕刻;老边饺子、海城牛庄馅饼、锦州小菜……

  辽宁是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目前29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含7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宛如民间瑰宝,流光溢彩。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片土地上的广大人民,不但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化遗产,也积累了许许多多历史文化厚重、地域色彩鲜明、带有民族文化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巴图鲁!”

  秋高气爽,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兴京城满族小学的操场上,几十个孩子身着满族盛装,在传承人巴恒金的带领下,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抚顺满族地秧歌中的腾跃动作。

  他们口中高喊的“巴图鲁”,是满语“英雄”“勇士”的意思。

  “扬、蹲、摆、颤、奔、跺、盘、跃”,展现在眼前的这些动作,令拉弓射箭的马上民族那种阳刚、豪放、粗犷的原始气息扑面而来。

  一代又一代手口相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老一辈传承人,通过他们的声音、表演、技艺等形象地表现着、延续着,成为辽宁文化链条上连续不断的节点,传承和发扬着辽宁地域文化特色。

  保护、传承、弘扬。

  为了留住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忆,辽宁省从2005年起便着手相关保护工作,使得一大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著作、读物相继出版,各类展示展演、文化交流活动持续开展,极大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辽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融入现代生活,形成当代价值。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杨靖岫摄

校对:闫尚
责编: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