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朱丽颖 张子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重要论述明确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为我们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永葆中国共产党人民性的鲜明底色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人民”镌刻在党旗上,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和念兹在兹的历史宏愿。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中国共产党把人民装在心里,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以贯之,与人民一体同心、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进向前。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还是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党始终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脚踏实地地为人民做实事,办好事。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诠释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恰是风华正茂、初心如磐、历久弥坚,关键在于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是我们党创造百年辉煌而生生不息的成功密码。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不断实现发展依靠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历史伟业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体的和根本的看法,决定着人生追求与价值取向,指导和支配着理想信念、思想境界、道德操守与行为准则,具有‘总开关’、‘总闸门’的作用。”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创造伟大成就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

  坚持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毛泽东同志指出,“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一路走来,我们党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人民团结成了“一块坚硬的钢铁”,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了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和衷共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唯此才能汇集和激发起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智慧与力量,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不断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新时代十年,我们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脱贫攻坚战,近1亿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党持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生活得到了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要求。我们必须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做到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要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大原则,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齐心协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共和国工业奠基地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研究”(L22ZD048)阶段性成果)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