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山水之城展新姿

  清原县城鸟瞰图。 张继仁 摄

  秋日的筐子沟景区,枫叶透红,层林尽染。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清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清原抽水蓄能电站火热的建设现场。

  草市镇有机水稻喜丰收。 隋晓东 摄

  英额门镇发展中药材产业,既致富了农民,也扮靓了乡村。

  南天门景区景色宜人。

  清原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得苍鹭来此栖息。

  本报记者 崔振波

  清原满族自治县,一座山水之城。

  这里是“四河之源”,浑河、清河、柴河、柳河皆发源于此,水资源总量达16.62亿立方米。

  这里被誉为“森林氧吧”,森林覆盖率达71.3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

  好山、好水、好生态,不仅是这里的“金字招牌”,也是清原发展奋进的最大优势。近年来,清原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确定了“培育生态文明、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三大板块建设辽宁生态大县目标,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迈出新步伐、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守护好每一寸绿色”,坚持“建管并重”,扎实做好森林管护和水生态保护工作,清原县矢志如一、砥砺前行。清原县全面推行林长制、河长制,加强对青山绿水的保护,全县森林面积达到31.1万公顷,境内主要河流断面采样均达到功能区标准,获得了“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荣誉称号。

  山水出颜值,产业增活力。清原县以发展生态型种养业作为稳农、富农的主导产业。2022年,全县预计实现中药材产值11.6亿元、食用菌产值3.5亿元、山野菜产值4.5亿元、林蛙产值1008万元。

  随着“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清原县凭借得天独厚的山水禀赋,全力推动“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体育”等产业的渗透融合,逐步驶入“全域+全季”生态旅游的快车道,红河峡谷漂流、南天门文化旅游风景区等精品景区景点声名鹊起,百姓真正尝到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甜头,绿水青山正成为清原人民的“幸福靠山”。

  念好山水经,清洁能源产业崛起。清原县先后引入抽水蓄能电站、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项目,让山水资源成为富民强县的“动力源”。随着清原抽水蓄能电站、4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天虹农光互补项目等能源项目陆续投入运行,清原县清洁能源年发电量将达到56亿千瓦时。清洁能源产业正成长为县域的支柱产业。

  踔厉奋发启新程,笃行不怠向未来。清原县将坚定走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积极融入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