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照亮的世界

  马彦泓

  提示

  年近百岁的诗人、学者叶嘉莹曾深情追忆她的恩师国学大师顾随,“我自己虽自幼即在家中诵读古典诗歌,然而却从来未曾聆听过像先生这样生动而深入的讲解,因此自上过先生之课以后,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 。”这本《驼庵诗话》,让我们可以走进顾随的诗歌世界,跨越时空同叶嘉莹先生一起,感悟顾随先生的“诗心”。

  顾随,别号驼庵,一代国学大师。他四五岁进家塾,后考入北京大学,终生执教,并未留下著作。顾随去世后,叶嘉莹痛惜恩师遗稿尽毁,拿出自己当初记下的课堂笔记,由顾随之女顾之京整理出这部《驼庵诗话》。《驼庵诗话》最早的版本,是顾之京依据叶嘉莹笔记整理而成的,收于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顾随文集》。后来,三联书店出版过《驼庵诗话》的单行本。如今这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驼庵诗话》修订本,更加完善,并配了百余幅古典画卷,诗情与画意尽现,展卷即是极高的阅读享受。

  文学创作

  是“心的探讨”

  顾随认为一切文学创作皆是“心的探讨”。他说,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己怎样活着而知道别人怎样活着的人,能认识自己才能了解人生,文学创作是为人生的艺术。

  王国维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中说:诗歌者,描写人生者也。又说,此定义未免太狭,今更广之曰“描写自然及人生”。接着引申阐述,“诗之为道,既以描写人生为事,而人生者,非孤立之生活,而在家族、国家及社会中之生活也。”

  顾随认同王国维所论文学是人生的反映,“吾人乃为人生而艺术”。他认定诗人的代表作必是创作时将生命精神注入的作品。“凡诗可以代表一诗人整个人格者,始可称之为代表作。诗所表现是整个人格的活动。”

  诗使人

  向上向前向光明

  在顾随眼里真正的诗人诗意是什么样的呢?他用了接地气的妙喻来阐释。“人在恋爱的时候,最有诗味。”这一点从《诗经》《楚辞》以及希腊古诗中都可以看出,这是为什么呢?顾随这样说,因为恋爱是不自私的,恋爱时有为对方牺牲自己的准备。顾随接着引申:“恋爱如此,整个人生亦然,要准备为别人牺牲自己,这才是最伟大的诗人。”“吟风弄月、发愤抒情皆非诗义。诗是使人向上的、向前的、光明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重点谈了词的“有我”与“无我”之境界。“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这和顾随对诗意的理解不谋而合。

  “文人是自我中心,由自我中心至自我扩大至自我消灭,这就是美,这就是诗。”顾随认为诗人除了感情要热烈,要敏锐,诗人应有“诗心”。

  寂寞出诗人,顾随认为诗人都有一颗寂寞的心。抱有一颗寂寞心的人,并不是事事冷淡,并不是不能写富有热情的作品。他评价歌德的《浮士德》、但丁的《神曲》,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 这都是两位大诗人的晚年作品,其心已是寂寞了。唯有如此,才能写出伟大的热闹的作品来。顾随说“吾国《水浒传》也是作家晚年的作品;《红楼梦》亦然,乃曹雪芹晚年极穷时写,岂不有寂寞心?必须热闹过去到冷漠,热烈过去到冷静,才能写出热闹、热烈的作品。”

  顾随眼中的

  杜甫与陶渊明

  顾随在《驼庵诗话》中极为推崇杜甫和陶渊明,认为他们分别是“诗人中的英雄”和“诗人中的哲人”。

  “诗之好,在于有力”。杜甫在诗中写道“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顾随评说杜甫伟大,精神可佩服,是诗人中的英雄。“老杜打破了历来酝酿之传统,他表现的不是‘韵’,而是‘力’。”顾随认为诗圣杜甫的诗中是有我的,但不是小我,也不是专指自己,是自我的扩大,是大我。杜诗中的自我中心是放射的,动的,壮美的。

  单就诗的境界而言,顾随认为杜甫诗好,但有的也“躁”,因为感觉太敏锐。“感觉锐敏故能使诗心活泼泼的,而又必须恬静、宽裕,才能‘心’转‘物’成诗。”

  顾随欣赏陶渊明诗中恬静中有热烈,天才过人,学历又深,是“诗人中的哲人”。陶渊明的田园诗是本着他自己的心灵经验而书写的理想人生,在《闲情赋》中诗人也抒发了自己的愤懑之情,但是他却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在诗中,陶渊明不仅为自己的愤懑找到了出路,还将办法写入诗,“种豆南山下”是平凡的伟大。

  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史更真。美学的真,表达的是人类存在的价值和尊严,这也是诗存在的意义。“人可以不为诗人,但不可无诗心。此不仅与文学修养有关,与人格修养亦有关系。”这就是一代国学大师顾随先生告诉我们的最精粹的智慧。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