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刻领会 “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核心提示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两个结合”作出深刻阐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只有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规律和发展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蕴含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作为深刻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历史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必须着力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一度简单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原理和照搬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经验”,结果严重脱离实际,使中国革命“吃了大亏”。在深刻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任务,走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毛泽东同志深刻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提出“要进行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开始探索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1987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国客人时强调,“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只有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才能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中国古语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思想理论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理论血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生长之基。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文化血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文化滋养之源。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种血脉的结合、融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活力的时代之需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对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活力的重大时代意义。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如何对待本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从近代以来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探索来看,人们对此也有过不同的态度。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深刻批判波格丹诺夫等人完全摒弃俄罗斯传统文化、倡导在“实验室”条件下创造所谓“纯粹的”无产阶级文化的空想主张,强调俄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俄国传统文化“合乎规律的发展”。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关于传统文化能不能以及怎样与现代化对接的问题,长期以来也存在不同看法,甚至出现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守成主义的极端倾向。这两种极端倾向的错误实质,正如毛泽东同志早在1942年的《反对党八股》中所指出,“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消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应该从发扬积极健康因素、反思批判消极腐败因素两个方面发力。从反思批判消极腐败的方面来看,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历史局限性,在一些方面不能适应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要求。从发扬积极健康因素来看,“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受用不尽的思想富矿、文化宝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富深厚的精神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使之更好地对接现代化发展进程、契合现代社会生活需要。

  总之,在文化发展问题上,我们既要反对文化守成主义,也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因此,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站在时代的和历史的高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换,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才能使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之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坚持“两个结合”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重大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要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离不开“两个结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繁荣兴盛是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并且深谙“仓廪实、衣食足”与“知礼节、知荣辱”的内在逻辑。“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在物质上不能贫困,在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富有的民族,才是一个真正有强大生命力、凝聚力的民族。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多方面的内涵,文化上的复兴、精神上的强大,无疑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文化复兴,决非简单地再现昔日的文化样态,因为复兴不等于复古,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精神上的强大,绝不意味着孤芳自赏、妄自尊大,主要体现为民族凝聚力、精神创造力的强大。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而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文化是重要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思想引领,离不开思想文化的精神支撑。这一科学理论,只能是坚持和体现“两个结合”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文化,只能是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也是植根中国大地、结合中国实际的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两个结合”深刻反映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之需,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中华民族理论思维、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