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在辽宁③|辽河流域是玉龙故乡

  玦形玉龙 淡绿色,微泛黄。通体高十点三厘米、宽七点八厘米、厚三点三厘米。头部硕大,环体肥厚,短立耳,大圆眼,有点儿像猪、像熊,又有点儿像鹿。由岫玉制成,构思精巧,造型生动,表现出非凡的工艺。现藏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1 根据原石的形状,用砣具琢磨成圆饼状。

  2 用管钻工具在圆饼的中间钻磨,取出中间的芯料,形成玦的中孔,然后打磨,制作成玦形。

  3 用砣具或软性线具拉切玦口。

  4 在砣具上附着兽皮等材料,研磨、抛光成玉玦成品。

  本报记者 吴 限

  本期导读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玦形玉龙(旧称“玉猪龙”),使考古工作者追寻多年的古玉器断代问题一锤定音。辽河流域出土的史前时期的与龙相关的玉器,类型最多,序列最完整,所代表的时间最早,所以,这里被称为龙的故乡。从牛河梁出土的玉龙的精美程度可以看出,在距今5500年前后,这里曾存在一个发达的、以动物造型为主要标志的远古玉器中心。

  找到远古玉器的出产地

  提到牛河梁红山文化,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1月的牛河梁,寒气袭人。驻足于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展示馆外,记者随机问了几位观众:“对牛河梁遗址印象最深的文物是什么?”“女神像”“玦形玉龙”(旧称“玉猪龙”)被提及的次数最多。

  如今,玦形玉龙已经成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以及辽宁的文化名片,广为人知。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因此称辽河流域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

  关于玦形玉龙发现和最终确认的过程,有着一段传奇经历。

  时间回溯至100多年前。一批造型奇特、似龙似猪又似熊的古玉突然现身收藏界。由于这些玉器来自民间,因此,其出土的情况以及地层关系无人知晓,其所属的年代一时间众说纷纭。

  转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1981年,辽宁省文物普查在建平县展开。当时,作为文物普查负责人的郭大顺获得了一条重要信息:马家沟村村民马龙图在耕地的时候挖出了一件“玉笔筒”。郭大顺敏锐地感觉到,它可能跟市场上流转的那批古玉有关。于是,他和富山乡文化站原站长赵文彦骑车赶到马家。一进门,郭大顺就看到柜面上立着的“玉笔筒”。经仔细辨认,这正是红山文化的重要玉器——马蹄筒型玉箍。经询问,他们得知一个惊人消息,在当地一个叫“西梁地”(即现在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二地点)的山冈上,彩陶碎片和泥制红陶片俯拾皆是。

  考古队员经过详细勘查,在不远处的断崖旁又发现一座墓葬。经过发掘,考古队员在墓主人的头部发现了一件玉环。经过测定,确定了该墓葬为距今55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时期墓葬,确认牛河梁这个地点是一处非常重要的红山文化遗址,这个地点后来被标注为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一号墓。

  1983年,考古发掘在这里展开。

  时间定格在1984年8月4日。这一天,考古队员又发现一座墓葬。在墓主人的胸前,考古队员发现了背靠背放着的两件玦形玉龙,同时出土的还有枕在墓主人头下的马蹄状玉箍。

  这一发现,让郭大顺和考古队员兴奋不已:终于找到了确凿的证据。流传了一个世纪之久的古玉器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主人——红山文化,考证多年的古玉器断代问题一锤定音。红山文化考古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考古学家根据已出土的大批文物判断,5000多年以前,辽西曾经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红山文化古国。

  这里是远古玉文化中心

  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4号墓出土的一对玦形玉龙,佩戴在墓主人胸前,一左一右,背靠着背,晶莹圆润。玉件通体高10.3厘米、宽7.8厘米、厚3.3厘米。淡绿色,微泛黄。两件玉器造型独特:头部硕大,环体肥厚,短立耳,大圆眼,有点儿像猪,有点儿像熊,又有点儿像鹿,构思精巧,造型生动,以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征服世人。

  出土的多件玉器表明,5000多年前这里的玉器加工工艺非常成熟。红山先民已经熟练掌握玉石的切割、研磨、雕刻、钻孔、抛光等工艺。

  郭大顺对玦形玉龙的造型和纹饰有着精辟的论述:“它们的制作,采用了玉器制作中难度较大的圆雕技法,突出首部和全身的圆润。这种制作上的特殊处理方法和由此形成的独特风格是一种追求,目的是使玉自身的特征,如圆润、光滑得以表现出来。这种不是以更多外加的人为因素而是靠玉质本身来表达复杂的思维观念的做法,赋予玉石以人格化、社会化功能,是对玉本质的最大发挥,也说明红山人对玉的认识达到一个高峰。”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对玦形玉龙给予高度评价:“从牛河梁出土的玉龙的精美程度可以看出,在距今5500年前后,这里的确曾存在一个相当发达的、以动物造型为主要标志的远古玉器中心。”

  制玉工具有先进的桯钻和管钻

  考古证明,红山文化的玦形玉龙为籽料或河磨料,即我们常说的河磨玉。这些玉料来自岫岩的玉矿。那么,5000年前的红山先民是如何往返几百公里运玉石的?郭大顺说,目前还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介绍,红山先民对玦形玉龙的雕琢,工艺大体有选料、切割、钻孔、抛光4个步骤。

  工匠们选好合适的玉料后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切割。专家通过对玉器的微痕观察发现,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砣具切割玉料。砣具是一种圆盘状、能连续运转的工具,可用于切割、琢磨和镂空。玉器上的眼睛、褶皱、龟背纹及其他浅纹饰等阴刻线条,都是用尖砣具来完成的。

  第二个步骤是钻孔。考古发现,当时使用两种钻孔工具:桯钻和管钻。桯钻是一种古老的钻孔技术,小一些的圆孔一般都采用桯钻。管钻是红山人的一项新发明、新技术。专家推测红山人当时使用的管钻是由竹管或骨管制成的能连续旋转的工具,玉龙上的大孔都是用管钻制作而成。

  最后一道工序是打磨。研究发现,玦形玉龙在出土时都有一层璀璨的类似玻璃一样的光泽,说明当时的玉器抛光度非常高。专家推测,红山先人是在砣具上附着兽皮,用快速旋转的方式来为玉器抛光。

  

  手记 | 龙出辽河源

  吴 限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玦形玉龙,为龙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郭大顺告诉记者:“从考古地域上来追寻龙的起源,会得出一个结论——龙出辽河源。” 郭大顺指出,辽河流域发现的史前时期的龙时间最早,类型最多,序列最完整。在红山文化分布区,有玦形玉龙20余件,它们既高度抽象又十分规范,无论从总体形象还是细节处理来看,都惊人的一致。显然在这一时期,玉龙的形象已经形成规范并被固定下来。同时表明,红山先民已经向“礼制”迈出了重要一步,进入了古国时期,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起源的实证。

  郭大顺介绍,龙崇拜的习俗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先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存在。考古发现,在距今8000年的阜新查海遗址,就已有类龙形象出现。而更早的兴隆洼文化遗址,也发现有猪龙崇拜的陶片摆放造型。距今6000年前的赵宝沟文化中,在陶尊上刻画的“四灵”纹也有猪头龙、鹿头龙和鹰首龙的组合。所以到了红山文化时期,龙已完全定型并以精美绝伦的玉器形式表现。

  一直以来,考古学家普遍认为,玦形玉龙是红山先民祭天祈雨、沟通天地的圣物。“当时的辽西地区,农耕已经取代了猎采,成为红山先民的主要生产方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对记者说,辽西以山地丘陵为主,是以种植粟、黍等为主的旱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区。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成为红山文化晚期宗教祭祀典礼的核心内涵。因此,龙文化在辽西地区的起源和发展与旱作农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这里无疑应为中华龙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刘国祥强调,在龙的发展演变长河中,红山文化玦形玉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辽河流域的‘龙’各阶段相互衔接,演化序列清楚明晰。如果将辽西地区崇龙礼俗的形成进行阶段划分,兴隆洼、查海文化应属于孕育期,赵宝沟文化属于形成期,红山文化晚期则进入发展和成熟期。”刘国祥认为,以龙图腾崇拜为主的共同精神信仰的产生,是辽西地区史前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考古专家看来,追溯龙的起源,不仅可以揭示出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而且对了解五帝时期的历史文化意义重大。郭大顺说:“红山文化玦形玉龙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传播到中原和南方,在此后的商代妇好墓和西周虢季墓中,都出土了模仿红山文化风格制作的玦形玉龙,在夏商周的青铜礼器、玉器以及建筑构件上,也以龙为最主要的装饰题材,龙的形象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本版图片由辽宁省博物馆提供)

责编:杨金凤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