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在辽宁⑩|夔纹大瓦当证实秦始皇在绥中建行宫

  夔纹大瓦当 秦代文物,整体呈青灰色。当面保存完整,背面平整,厚度均匀。当面所刻夔纹线条圆润、简洁。当面所接瓦筒保存基本完好,呈半圆形,其凸面饰细绳纹,凹面局部见麻点纹。葫芦岛市万家镇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出土,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秦代卷云纹筒瓦当面

  汉代“千秋万岁”瓦当

  本报记者 郭 平

  本期导读

  秦始皇32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临碣石,郑重将秦王朝一统天下的功绩昭告天下,并且刻石而还。2000多年过去了,强风海浪之下,刻石遗迹被侵蚀,当年的雄伟宫殿也无迹可寻。我省考古工作者经过调查和发掘,在葫芦岛市绥中县万家镇找到秦始皇行宫遗址群,人们得以再次见到中华一统的历史实证。

  瓦片地竟然是秦始皇行宫遗址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教授华玉冰说:“姜女石秦行宫遗址是我省秦代考古的重大发现,最大意义在于,它从地理历史意义上解决了碣石在哪里的问题。”1997年,姜女石秦行宫遗址中的“辽宁绥中石碑地遗址”入选当年的“国内十大考古新发现”。

  回首这处秦行宫遗址重见天日的过程,秦代工匠留下了重要线索。

  1981年,绥中县文物普查组的娄世光、陈洪章等人根据文化干部李延秋提供的线索,发现了位于万家镇杨家村南部的瓦子地遗址。瓦子地这个地名,在考古人员看来,应该与当地多见古代瓦片类遗物有关。

  1982年4月,锦州市博物馆的同志对重要遗址进行复查。他们在瓦子地附近及周围地区进行了详细调查,又发现了石碑地、止锚湾、黑山头等几处遗址,根据遗址地表所见灰陶绳纹瓦以及大面积的红烧土,初步推测此处为汉代窑址。

  其实,作为考古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是埋藏在几代考古人心中的、也是我国自唐代以来便成为历史悬案的问题——历史上最著名的碣石,到底在哪?

  正是带着寻找碣石的强烈愿望,1983年12月,时任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的郭大顺同我省已故考古学家、时任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的孙守道对石碑地、止锚湾、黑山头等几处遗址再次进行复查。他们在石碑地遗址的南部发现了一处大型夯土台。这处夯土台断面夯土层清晰,地面零星散布着大型柱础石、空心砖踏步等建筑构件,当时还采集到了3块见于秦始皇陵的夔纹大瓦当残片。两位专家十分震惊,大胆推断这是一处秦代皇家级的建筑遗址。最终考古结果也确认,此处为秦行宫遗址。

  在省博物馆的“古代辽宁”展区,展出了一件经过复原的夔纹大瓦当,它出土于姜女石秦行宫遗址。

  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出土的夔纹大瓦当每件都不完全相同,但个头大:瓦面直径52厘米左右,高37厘米左右,厚2.5厘米左右,瓦身长68厘米左右,被称为“瓦当王”。

  与这样一件形体硕大的瓦当相对应的,是2000多年前秦代工匠们在这里修建的壮观宫殿建筑,以及所展现的中华大一统的风范。

  大瓦当是秦代皇家宫殿专用建筑构件

  华玉冰介绍,1988年开始,省考古队对姜女石秦行宫遗址进行勘探与发掘。随后,对秦汉建筑遗址特别集中与密集的石碑地遗址进行了大面积揭露,到2000年,发掘总面积累计达4万平方米。

  在持续的考古发掘当中,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出土夔纹大瓦当数量较多,达数十件。

  华玉冰说:“从夔纹大瓦当出土的情况看,在遗址当中,这种夔纹大瓦当使用较为普遍,并不是仅仅使用于大型建筑当中,在重要门址的两侧也常发现。”

  至于这些夔纹大瓦当在秦行宫建筑上的位置,考古报告显示,它们一般位于秦代宫廷建筑的正脊两侧,这一位置从现存古代建筑上看,相当于鸱吻,也就是中式房屋屋脊两端的兽形构件所在的位置。

  夔纹,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常见的一种爬行动物纹饰,其主要形态特点为:大口、卷唇、无角、一足、卷尾,并且常以两两相对的形式同时出现于同一器物上。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有:“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中,对夔的解释是:“夔,神魅也,如龙一足。”

  华玉冰介绍,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出土的夔纹大瓦当,当面图案大同小异,但从细微处看,还没有发现两件完全相同的,有一种可能是人工现场制作。夔纹大瓦当的当面与瓦筒分别制作,最后人工粘接到一起。当面的制法是先画出纹饰轮廓,再用平刀加以阴刻,阴阳分明,线条圆润、简洁,夔纹反复盘曲,除了形成自身的曲线美以外,同时使纹样间的空隙部位形成美丽多样的空间。这种纹饰完全承袭了商周青铜器纹饰的传统作风,是秦代皇家建筑的专用材料,图案的规范化为国内罕见,它也是我国古代陶雕中出类拔萃的佳作。

  华玉冰说:“在此之前,陕西秦始皇陵曾经出土夔纹大瓦当,从目前夔纹大瓦当的出土地点分析,秦代皇家使用夔纹大瓦当的建筑可能与祭祀活动有关。碣石文告等史料表明,秦始皇东巡更可能是为了祭祀海洋,宣誓与强化一统的帝国意识。”

  秦行宫遗址同始皇陵、阿房宫并称

  生前对姜女石秦行宫遗址给予极大关注的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在1984年第一次看到夔纹大瓦当拓片时,指出:“这就是文字,就是碣石宫!”这对姜女石秦行宫遗址的性质、位置等争论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1986年,河北金山嘴秦代遗址发掘,考古专家认定这是秦始皇东巡时的行宫遗址。把绥中、河北两处遗址放在一起研究,苏秉琦指出,连为一体的两处遗址是具有纪念性意义的大建筑群,似确有国门性质,是秦汉帝国统一的象征。

  记者了解到,姜女石秦行宫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状况最好的是石碑地遗址。经考证,这处遗址是当年秦始皇东临碣石的驻跸之地,称为碣石宫,是整个遗址群的主体建筑。其总体布局为长方形,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四周构筑夯土墙,墙基宽2.8米,内外壁陡直。

  遗址的立体建筑靠近海岸线,遗留下来的夯土台基高达8米,地基边长40米,有一半沉入地下,是一座规模宏伟的高台多级建筑。立体建筑的两翼有角楼,后面有成批的建筑群,除秦都咸阳和汉都长安以外,如此大型而又布局有序的宫殿建筑群极其罕见。行宫中的大小居室、排水系统、储备食物的窖井等均清晰可见。

  碣石宫中轴线南端正对着海中巨石——姜女石,距离400余米。研究认为,姜女石即为秦汉时的碣石。碣石宫绝佳地利用了海滨自然景观,前临一望无际的渤海,海中有昂然耸立的碣石;后靠巍峨连绵的燕山,山上有逶迤起伏的长城。以石碑地宫殿为主体建筑,止锚湾为左翼阙楼,黑山头为右翼阙楼,衬以瓦子地、周家南山、金丝屯等众多的附属建筑,呈合抱之势,正对海中碣石,形成一处完整壮观的建筑群体,可与始皇陵、阿房宫并列为秦代三大工程。

  考古发现,遗址中的建筑大体分为两期。第一期出土文物多见夹贝卷云纹瓦当,尤其是夔纹大瓦当,这是秦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构件。在一期建筑废弃一段时间后,其凸凹不平的地表又经过了人工整修,并在遗址南部远小于第一期建筑范围内修建了第二期建筑,这个时期建筑遗址中伴随出土有“千秋万岁”瓦当,由此判断其年代不晚于西汉中期。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也曾在这里构筑观海的楼阁,文献上称之为“汉武台”。由此,考古专家认为,秦汉时期分别在此处建有碣石宫和汉武台两处宫殿,它们是秦汉帝国大一统的象征。

  华玉冰说:“秦汉时期,中国成为大一统的国家,辽宁是见证者。”

  (本版图片由辽宁省博物馆提供)

  手记

  历史上有五位皇帝曾“东临碣石”

  郭 平

  碣石闻名天下,始于秦始皇,但宣传者却是曹操。中国历史上有5位皇帝东临碣石。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到了碣石,命丞相李斯在碣石门题刻了《碣石门辞》。

  秦二世胡亥也到过碣石。《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胡亥继位后,于二世皇帝元年(公元前209年)“东行郡县”时, “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而尽刻始皇所立刻石”。

  第三位皇帝是汉武帝刘彻。《史记·武帝本纪》载“……并海上,北至碣石,巡自辽西,历北边至九原。五月,返至甘泉。有司言宝鼎出为元鼎,以今年为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这一年,汉武帝刘彻来到碣石观海。

  第四位到碣石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隋书·炀帝本纪》记载,“大业八年春正月,帝亲征……遣二十四军,分道并出……右武侯将军赵孝才出碣石道……”隋炀帝杨广在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亲征辽东割据部族时,曾途经碣石古道。

  第五位到访碣石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十九年二月庚戌,如洛阳宫,以伐……秋九月癸未,班师。十月丙午,次营州,以太牢祭死事者。丙辰,皇太子迎谒于临渝关。戌午,次汉武台,刻石记功。”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春天,亲率大军出临渝关征讨辽东割据部族。当年秋,班师归来,驻跸碣石,并令人像秦皇、汉武那样刻石记功。

  另有两位东临碣石者,被后世封为“帝”,最著名的是被封为魏武帝的曹操。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七月,曹操东征乌桓,九月,从柳城班师。他将军队带到碣石一带休整了一个多月。留下了千古绝唱《碣石篇·观沧海》。

  另一位到访碣石的皇帝是谥号“晋宣帝”的司马懿。《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于“景初二年,帅金牛、胡遵等步骑四万,发自京都……遂进师,经孤竹,越碣石,次迂辽水”。说明司马懿东征,经过了孤竹国,越过了碣石一带,又绕过了辽河。

  唐朝后,碣石淹没于史海,成为后代史家一直苦苦研究考证的神秘所在,直到被我省考古工作者再次发现。

  制图 隋文锋

责编:李明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