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彭定安回忆
《辽宁日报》报道首提“伟大出于平凡”
彭定安 著名作家、学者。曾任辽宁日报社文艺编辑。 1963年1月8日,署名为陈广生、波阳(彭定安)的长篇报道《永生的战士》在《辽宁日报》刊发,引起巨大反响,后被《中国青年报》全文转载,是有关雷锋报道中的代表性作品。
年过九旬的彭定安,清晰地记得60年前采写《永生的战士》的全过程。
本报记者 张 颖
60年前,《永生的战士》在《辽宁日报》发表,署名为“波阳”的彭定安时年33岁。
60年后,鲐背之年的彭定安精神矍铄,与记者交谈时思路非常清晰,当年的采访经历如一帧帧影片浮现在他的脑海,雷锋的形象清晰如昨。
从接到任务到交稿,报社领导只给了他7天时间,彭定安用急行军式的采访,只用了5天就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
《永生的战士》是雷锋牺牲后第一篇完整歌颂雷锋短暂而辉煌一生的报道,首次提炼总结雷锋的精神是“伟大出于平凡”,是“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
从此,“永生的战士”“伟大出于平凡”的总结被读者广泛认可,成为人们描述雷锋精神时最常被引用的词句之一。
他生前无缘相识,他牺牲后为他作传
1962年岁末,沈阳已是天寒地冻、万物凋零的冬天,在东北生活了12年的江西人彭定安虽已适应了天气的寒冷,却始终难消思乡之苦。
1948年离开家乡鄱阳后,彭定安一直在外漂泊,14年没有回去过。向报社领导请下了半个月的探亲假,彭定安迫切想要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一解乡愁,更期待着与老母亲的久别重逢。火车票已经买好,行李也收拾妥当,彭定安怀着兴奋的心情,等待着启程日子的到来。
就在出发前一天的晚上,彭定安突然接到辽宁日报社副总编辑邢真的通知,让他立刻赶往报社,接受紧急采访任务。
“先进战士雷锋牺牲了,报社决定撰写一篇长篇通讯,由你来执笔。”邢真见到彭定安一把拉住他,语气匆匆地说。这次的宣传报道,报社投入了大量人力,共分为3个组,一组负责写通讯,一组负责写社论和言论,还有一组负责整理选发雷锋日记和笔记。因为有干急活儿、难活儿的经验,这篇关于雷锋的长篇通讯的采访报道任务落在了彭定安的肩上。
冬日的暖阳洒落在彭定安的身上。说起那次难忘的采访写作经历,彭定安仍觉得那是自己的记者生涯中最引以为傲的事情:“雷锋与其他英雄人物不同,牺牲之前他就已经是颇有名气的先进战士了,是部队宣传的典型,还有‘毛主席的好战士’的光荣称号,是个伟大的战士。他生前我们无缘相识,他牺牲后我能有机会去报道他、歌颂他,这是我莫大的荣幸。”
在彭定安的职业生涯中,记者只是很短暂的一段经历,却给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60年来,总会有记者让他讲述那段记忆,他也总是说:“这篇关于雷锋的稿子写得特别痛快,我在采访过程中读懂了雷锋,更让雷锋精神成为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心里不停追问“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雷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接到采访任务后,彭定安在心里不停地追问自己。他将关于雷锋先进事迹的报道收集到一起,感觉雷锋的形象仍不够清晰,雷锋的生平仍是碎片化的。“如果不能清晰完整地还原雷锋的一生,将是我最遗憾的事儿。”彭定安感慨地说,“既然不够清晰,那我就去寻找他。中午的时候,听说沈阳工人文化宫刚好有一个雷锋事迹展览,我顾不得人家是不是午休,急急忙忙赶过去。”
听说辽宁日报社的记者要写关于雷锋的报道,工人文化宫的领导大力支持,特批彭定安在中午闭馆的时间里一个人静静地跟雷锋“对话”。
偌大的展览馆里静悄悄的,里面展陈着雷锋生前的照片,他读过的书,他写的日记,他用过的物品……彭定安默默地看着,“雷锋”在他眼前渐次出现:“他的面庞清秀,标志性的斜刘海,眼睛清澈,笑起来很阳光。每一张照片里,雷锋都笑得那么纯粹,他一定是个乐观、阳光的人。”
雷锋读过的书和写的日记是他精神思想的直观体现,书上写满了眉批,是他读书时的心得体会,日记里写的是他的成长经历、思想认知过程,还有摘录的名人名言、励志语录。“雷锋的笔迹向左略微倾斜,笔画有力,能够感受到他是个内心坚定的人。日记本上每一页都写得满满的,这是雷锋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彭定安说。
彭定安永远记得60年前的那个中午,自己在沈阳工人文化宫的展厅一字一字地细细品读雷锋写下的每一句话,详细地进行摘抄和记录的情景。跟雷锋的那次“对话”,让雷锋的形象初步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他是热情的、活泼的、好学的、深思的,心中充满强烈的爱和强烈的恨。
看完展览,彭定安仍沉浸其中,久久不愿离去。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两个想法:“如果雷锋不牺牲,他能当将军”“虽然雷锋已经牺牲,但他的精神永生”。后一个想法,就是他后来完成的这篇报道的标题——《永生的战士》。
1.5万字的报道一气呵成
采访结束后,彭定安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开始写作。他决定以“传略”体式来写,文章用循序渐进式的小标题:“血泪九年”“新生”“启蒙”“斗争”“熏陶”“苦学”“功业”“入党”“向前进”“谦逊”“永生”。
在文章中,彭定安总结出雷锋精神是“伟大出于平凡”。雷锋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做好事和助人为乐,愿意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的英雄形象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而雷锋之所以能成为那个时代最独特的那颗星,是因为雷锋在旧社会经受了超乎常人的苦难,对旧社会有超乎常人的恨,所以,对新中国,对共产党、毛主席才会有一种超乎常人的爱。这种炽热的爱,随时随地表现在他乐于帮助他人、不断鞭策自己学习进步等所有行为中。
整个写作过程,彭定安都被雷锋的精神所感染,1.5万字的文章一气呵成,写得酣畅淋漓,至刊发时一字未删改。1963年1月8日,《永生的战士》在《辽宁日报》发表,当天就在辽沈大地引起轰动,之后很快被《中国青年报》转载,产生了更大的反响,在全国掀起了宣传雷锋、学习雷锋的高潮。“伟大出于平凡”,这句总结也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成为群众学习雷锋精神时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词句之一。
“那篇报道能取得成功,与当时抚顺市委和辽宁日报社领导具有很高的新闻敏感性是分不开的。他们所做的努力在后来的全国学雷锋活动中必须记上重要一笔。”彭定安说。
在《永生的战士》之后,《辽宁日报》关于雷锋的报道一直持续。1963年1月9日、10日刊发了《雷锋日记》摘抄,雷锋日记中那些充满激情与诗意的文字,引发了读者对雷锋更大的兴趣,大量的读者来信涌向编辑部,《辽宁日报》挑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予以刊发,再次产生强烈反响。与此同时,《辽宁日报》还从不同侧面介绍了雷锋的先进事迹,刊发的稿件包括《雷锋在党的生活中》《真正的青春——雷锋在鞍钢的时候》《英雄行为和高尚品质的源泉——记雷锋学习毛主席著作》《千锤百炼——记雷锋在部队的成长》《雷锋与红领巾的故事》等。
彭定安说:《辽宁日报》在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宣传雷锋,而且集中宣传达半年之久,尽到了身为辽宁人和新闻媒体人的双重责任。辽宁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关于雷锋的故事一直在辽沈大地传播,并将一直持续……
责编:李 明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