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工坊看辽宁|阜新“老胡琴”,远销海外市场!

  昔日“小作坊”,今日“新工场”!

  近日,辽宁公布了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沈阳胡魁章制笔工艺、老边饺子、大连贝雕、岫岩玉雕等17家非遗工坊榜上有名。

  这些历史悠久的非遗技艺,通过盘活资源、培养人才、开拓市场,以各具特色的传承方式,演绎出不同的创新与精彩。

  辽宁日报系列短视频《非遗工坊看辽宁》,带您一起探寻辽宁非遗工坊的传承、创新、发展。

  第4期:走进阜新单氏胡琴工坊

  在阜新市细河区民族街花园小区,每天都能听到悠美的胡琴声,这声音是从挂着“单氏胡琴”门牌的一家小店铺传来的。

  在阜新单氏胡琴工坊内,狭小的屋子里,挂满了一排排胡琴。

  走进单氏胡琴工坊,狭小的屋子里,挂满了一排排胡琴,有二胡、京胡、四胡、马头琴、板胡等。阜新单氏胡琴制作技艺传承人单志忠介绍说:“胡琴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现在流传于阜新地区的传统胡琴手工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朝,单氏家族的技艺传到我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

  在阜新单氏胡琴工坊内,各式各样的胡琴。

  据了解,单氏胡琴制作技艺十分复杂,从选材、开料、设计,到琴头制作、琴杆制作、琴筒制作、琴托制作、琴轴制作,再到蒙皮、音窗制作,以及最后的整琴组合,需要经历100多道工序。

  阜新单氏胡琴制作技艺传承人单志忠正在制作胡琴。

  “一直以来,精雕细琢的单氏胡琴深受民乐爱好者的青睐,我们工坊的订单,不仅来自国内,海外的也有不少,像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订单始终没断过。”单志忠告诉记者。

  胡琴表面有着精细的雕刻与特色花纹。

  入选省级非遗工坊后,单志忠计划到乡村培养更多的胡琴制作手艺人,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何书凝 卢立业 尹浩

责编:闫 尚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