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鹤
前不久,《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尚古汇典”正式亮相。作为古籍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尚古汇典”可以为海内外读者提供古籍阅读、检索、征引等多项数字化服务。
这是一条让人愉悦的消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历史长河中,一部部帛书简册、经史子集、术数方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知识体系和思想价值,这些彰显深邃智慧的典籍不仅为中华民族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养分,而且这些典籍所蕴含的文化基因注入我们的血脉,最终沉淀为深植于一代代中华儿女内心的文化种子。由此可见,古籍在文化传承、价值理念传递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古籍的价值体现有别于其他文物。像我们熟悉的大多数可移动文物,只需摆放在博物馆的展柜里,观众就能近距离通过其造型、质地、色泽领略东方文化之美。
古籍则不然。它的价值主要通过其所承载的内容来体现。但与内容提取相悖的是,作为文物的古籍因为纸张的脆弱性,又恰恰十分需要小心呵护与保护,最大限度地限制对其反复翻动。“用”与“藏”之间,需要找出一条破解之路。
数字化恰恰是转换“用”与“藏”的一把钥匙。仍以“尚古汇典”为例,登录这个数字网站,读者能在这个平台上轻松查阅1677种珍贵典籍上的每一页内容。这些数字古籍不仅保留了内容信息,还保留了古籍书页真实的面貌。也就是说,不用翻动原版典籍,读者就能在数字平台上反复查阅原汁原味的古代书籍。据说,这个数据库仍在不断填充古籍版本内容。
“尚古汇典”只是我国古籍数字化保护和利用的一个平台。近年来,正因为有了众多平台对我国卷帙浩繁、浩如烟海的古籍进行数字化呈现,那些原本沉寂在书架上的典籍才能重新铺展在读者面前,焕发出无尽魅力。
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蕴含在典籍里的内容生动表达,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应该说,古籍的数字化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如何结合当代人的审美习惯与生活方式,在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对蕴藏着古人智慧与精神思想的古籍进行活化利用,则为新时代的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近些年来,不论是辽宁日报策划推出的《数珍·辽宁古籍新闻》《典籍·二十四节气》专题策划,还是一些中央级媒体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等综艺文化类节目,都在用独特的视角与表达,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古籍内容进行诠释,让古代与现代、历史与今天,通过古代典籍进行链接,让古籍成为滋养人们心灵、提供精神给养的重要源泉。
古籍虽古,但历久弥新。只要我们不断加大古籍保护和活化利用力度,古籍必将成为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
责编:盛 楠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