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助力沈阳博物馆热度提升

  本报见习记者 刘海搏

  在微信小程序里搜索“云上故宫”,就能在“数字多宝阁”里360度欣赏200件文物全貌;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触摸式交互展示机上,可以“跨时空”参观省内7家展馆……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中,沈阳各家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很多观众被便捷、先进的数字化功能吸引。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2025年年底前,沈阳将完成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博物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张学良旧居陈列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6家数字化博物馆建设。

  在沈阳博物馆二楼的多媒体数字悬浮技术智慧导览设备前,一位观众在空气中轻轻推动,上方屏幕上的青花瓷缸便顺着手指方向转动,珍贵的青花瓷缸就在眼前旋转、翻转,放大、还原。“可以观察到文物细节,还能体验生活中不常见的新技术,真好玩!”在体验了悬浮触摸后,00后观众小陈说。

  这样的数字化呈现,在沈阳博物馆内还有很多:全息影像再现7200年前新乐人的日常狩猎生活;投影技术让“大十面”石碑上模糊不清的碑文缓缓再现……数字化展陈还原的人间烟火,让沈阳博物馆的观展体验“很沉浸”。

  同样带给观众奇妙体验的,还有沈阳故宫博物院的“云上故宫”。观众参观时,可拍摄古建筑,使用此功能进行智能识别,小程序将通过图文、语音、视频的方式介绍所拍古建筑。

  “沈阳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分为信息化系统、信息化项目、数字化内容、数字化呈现四大方面内容。其中数字化呈现与观众最为密切,它将打破传统静态展陈模式,带给观众沉浸式观展体验。”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岳阳说。

  据了解,“云上故宫”的“数字多宝阁”已上线珐琅器、金属器等十大类200件文物。记者在“数字多宝阁”中打开“清乾隆款牙透雕群仙笔筒”,腹部的人物、楼阁、松石立体感极强,马缰绳、栏板、松针等展示细致入微,翻转到底部,篆书“大清乾隆年制”3行6字双栏方框款清晰可见。此时,数百年前的文物与观众之间不再隔着展柜,而是近在咫尺,任由“抚摸”。

  此次数字化建设,沈阳将充分利用文物摄影、三维扫描、分析检测、影像修复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活化历史文物资源。到2025年年底,将完成700件文物的数字化保护。

  共享交换也是数字化博物馆的一部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成果已面向观众开放,通过二维、三维触摸式交互展示机,将文物以及其背后故事展示给观众。其中,数字云展板块中以“沈阳抗战联线数字云展”的方式,展示了赵尚志纪念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等7家展馆的数字化采集成果。

  岳阳表示,沈阳将逐步推出虚拟展厅、沉浸式体验、云展览、云直播等服务项目,全场景、精细化复原馆藏文物,打造文物数字化展示空间。运用数字化手段,让博物馆真正走到观众身边、走进百姓生活,让“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2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