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织绣精品聚展辽博

77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织绣精品聚展辽博

其中,双面绣《五彩牡丹》、汴绣《清明上河图》尤为引人注目

双面绣《五彩牡丹》

汴绣《清明上河图》(局部)

  本报讯 记者朱忠鹤报道 4月21日,为期3个月的“丝艺传承”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启幕。该展览是国内首次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织绣艺术主题展览,以制作工艺为主线,立体化地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织绣技艺的发展历程。

  此次展览共展出77件藏品,其中辽博馆藏52件当代缂丝、刺绣工艺制作的艺术品,并从当代优秀刺绣和缂丝传承人处借展10件。另外还有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的2件和辽宁省柞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5件等展品。

  “丝艺传承”展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展示民国时期的艺术品,制作风格和水平与新中国成立后的艺术品形成对比;第二至第五部分按照刺绣流派和织绣品种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个地域艺术品织绣的面貌;第六部分展示活跃在当下的织绣传承人的代表作品,从制作题材、制作技法上观众可以了解时代特征和传承脉络;第七部分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丹东市生产的柞蚕丝产品以及相关资料和图片,结合当今丹东柞蚕丝的情况,回顾和展望辽宁地区丝织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七个部分都有相关的资料和图片丰富内容,以图片解析、多媒体播放的形式,使观众多角度了解各种传统织绣工艺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的历程。

  我国织绣工艺有着悠久历史,从宋代开始受到传统书画艺术的影响,以书画作品为稿本制作的观赏性织绣艺术品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末民国时期受到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织绣艺术逐渐衰退,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各级政府积极拯救织绣工艺,从政策上扶持,鼓励艺人们创作作品,进行展览展示活动,并有计划地培养人才,提高了艺人们的创作热情,织绣行业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

  为了增强展览互动性,“丝艺传承”展还专门设置了刺绣台和缂丝机,让观众能够体验制作工艺。展览期间,还将邀请当代刺绣和缂丝传承人开展讲座和现场演示,让观众倾听艺人们曲折艰辛的创作过程,了解具体制作技巧。

  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初期老艺人们的代表性织绣精品在展览中亮相。展览中的一件双面绣《五彩牡丹》是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双面绣作品。该作品为白缎地,用双面绣技法刺绣一丛盛开的牡丹。1955年由朱凤建议并指导,李娥英、王祖识、蔡文华三人绣制第一幅双面绣《五彩牡丹》插屏,经过70多天的努力绣制成功。这件使用创新的散套针技法绣制的双面绣的首创,获得江苏省手工业联社的一等奖。从此苏州的双面绣成为苏绣的代表,推广到全国各个刺绣产区。

  展览中的另外一件精品是汴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汴绣是传承宋代刺绣,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中心的刺绣流派。1954年开封市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汴绣合作组,1956年合作组转化为合作社,1958年第一家汴绣国有企业——开封汴绣厂成立。1959年汴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精心绣成,并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王素花参与了这幅作品的创作。随后汴绣团队又创作了几件《清明上河图》,本次参展的是其中的一件,为1960-1961年绣制,技法上以平针及其变化针法为主,创新了散针、乱针、滚针等几十种针法,人物和动物是汴绣的传统题材。

  展览中,当代苏绣、湘绣、广绣、缂丝大师提供的作品,代表了当今刺绣和缂丝艺术的最高水平,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作品比较来看,可以了解70年来织绣艺术的发展面貌。辽宁柞蚕丝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次展览,辽博将馆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辽宁丝绸公司制作的柞蚕丝产品和当今辽宁柞蚕丝传承人创作的艺术品、实用品一同展出,展示几十年来的发展与变化。展览还辅以丰富的图文内容和场景设计,充分运用多媒体展陈手段,多层次阐释了当代织绣艺术的发展历程。

责编:盛 楠
审核:刘 新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