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门牛市重新火爆 2小时交易2050头

  本报记者 李 越

  6月24日,农历五月十九,位于阜新市清河门区的牲畜交易市场开市,数百名当地及周边区域的养牛户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齐聚于此,现场“相牛”。短短两个小时,2050头肉牛易主,占入市肉牛总量的近八成。

  清河门区地处阜新市、锦州市、朝阳市交界处,且与内蒙古自治区地缘相近,自古就有“四邑通达三县牵”之美誉。这里牛羊养殖户众多、牲畜供应量大,有“方圆百里畴,清河第一集”之称。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就自发形成了牲畜交易大市场。卖家来自辽西五市以及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买家则遍布全国各地。

  “市场也有过‘滑坡’。”据清河门牲畜交易市场经理高志勇回忆,因清河门区是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独立工矿区,曾有长达百年的煤炭开采史。在“煤炭时代”靠资源吃饭时,日子曾经十分滋润,牲畜交易市场一度歇业。到2018年全区煤矿关闭时,如何解决群众的生计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清河门区副区长付大成说,该区过去曾以农业为主,但因土地面积有限,种大田并不合适。以重建牲畜交易市场为切入点,带动肉牛养殖业发展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重建牲畜交易市场,需要在原有自发形成的市场基础上提档升级。付大成表示,通过带领市场经营者去各地学习考察,最终确定了在加大优质肉牛数量供给、确保交易公平公正、提高市场服务保障能力水平等方面发力。

  “市场逢农历一、三、六、九日营业,因为肉牛品质过硬,具有产地价格优势,且积极为买卖双方搭建诚信交易平台,市场发展势头很旺。”高志勇说,经过3年多的发展,市场已由成立初期的日交易肉牛百余头到现在日交易肉牛超过2000头,交易额由成立初期的百万元发展到如今的超千万元。

  繁荣的市场带动了清河门区肉牛产业的发展,目前,当地肉牛养殖量由2000头增加到5000头,建设屠宰项目也已经提上日程。

  肉牛养殖牵出的产业链越来越长,为百姓增收夯实了基础,也吸引了外出打工者“回流”。繁育、养殖、销售、运输……扎根乡土从事“牛”产业的人越来越多,昔日清河门区繁荣的场景又回来了。

责编:盛 楠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