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张 红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一重要论述凸显了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必须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分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和阶段,深刻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历史以及各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历史和实践证明,没有高质量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与其他几个方面的要求是一个有机统一、相关贯通的整体。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要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更好统筹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新发展理念主要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坚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不断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高质量发展是将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二者辩证统一的发展。高质量发展不仅追求经济增长,同时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等综合性发展,是联结发展理念、发展动力、经济结构、供给体系、制度体系、综合效益于一体的发展。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有系统性思维,科学进行整体构建,在宏观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从新发展理念到国内经济体系,再到对外开放,构建起涵盖经济,延伸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面的整体布局。要注意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既把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质的有效提升上来,又要在此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的量的增长,从而进一步释放社会发展活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要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切实把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高品质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推动本地区、本领域走出独具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研发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区块链、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信息网络、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工程、航天航空等领域,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拓展经济发展增量。要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努力构建新发展新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新经济形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本文为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2024lslybkt-078)阶段性成果】

责编:盛 楠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