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清晨,辽大早读的学子给了他灵感

  10月19日,高枫的小儿子高晓夏(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背后是高家当年所住的25号楼,在3楼阳台上能看到辽大校园。正是受辽大学子们的感染,高枫即兴创作了《校园的早晨》歌词。 本报记者 孙海涛 摄

  高枫著作中收录的《校园的早晨》(部分)。

  高枫经常把新作读给家人,听大家的意见。图为高枫与妻子在创作中。

  本报记者  吴 丹

  提示

  “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这首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典老歌《校园的早晨》给几代人留下青春的回忆,优美的曲调、朴实的歌词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时至今日,仍有人误解其为中国台湾校园歌曲。其实,这首歌是地道的“辽字号”——曲作者谷建芬、词作者高枫都是辽宁人,创作灵感源于辽宁大学,一度被辽大当作校歌。近日,本报记者独家采访高枫的小儿子高晓夏,听他讲述《校园的早晨》背后的故事。

  词作后人重回辽歌大院:“那是从我家阳台飞出来的歌”

  深秋的风,从往事深处吹来。

  10月19日,一个清冷的秋日。高晓夏约上记者,带着父亲高枫所著的《秋叶集》《校园的早晨——高枫歌曲二百首》,重返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崇山路上的辽歌大院旧宅。

  “这就是1981年老爸创作《校园的早晨》时的住所,那年我还在上小学。”高晓夏在最北面的25号楼前停住,指了指2单元3楼的一个旧阳台,“站在这个阳台上,能看到西面的辽大校园和晨读的学生。老爸突来灵感,只用一天时间就写出了歌词。”

  如今,这幢斑驳的老楼四周楼群林立,即使站在顶楼也看不到辽大校园了。

  “老爸常说,‘老伴是我第一个审稿人,而且老伴的话很灵验,比如她说《顶水姑娘为什么来》好,果然就得了省政府奖。’”高晓夏的记忆里,父亲习惯把写出来的新作念给家人听,先征求家人的意见。“老爸习惯于下半夜至凌晨打好腹稿,起床便成稿于纸上。我那时虽然年纪小,但也会说说自己的感受,老爸从来不打断我。记得那是个夏天,父亲把刚创作的《校园的早晨》读给我们听,我觉得写的完全就是自己的所见所感,那就是从我家阳台飞出来的歌啊。”高晓夏望着那个窗户,回忆说。

  在高枫的文章里,也怀念那个紧对辽大校园的阳台,称其为“窥视校园生活的窗口”。他在文章里动情描绘自己看到的一幕幕:“每天早晨我都看见比太阳起得还早的学生们,手不释卷地漫步在学校理化楼门前的林荫小路上,他们聚精会神地阅读着、探求着、思索着……此情此景多次反复地在我脑际盘旋,于是《校园的早晨》这首词就这样产生了。”

  身为诗人的高枫,对生活有着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感悟,尤其对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的变化更为敏感。正如他在《秋叶集》自序所述:“但愿我的文集是一片经霜的红叶,能预感到季节的更迭和气候的变化。”有趣的是,他为儿女们所起的名字——知春、明秋、晓夏,也蕴含了这层寓意。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代表作《校园的早晨》能以如此简练而清新的文字,生动描绘了大好春光里初升的太阳、清晨的雨露、茁壮的小树,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观映衬着莘莘学子读书的笑脸,代表着青春、希望、理想和奋斗。

  几片叶子窸窸窣窣飘落,恰巧落在高晓夏手中的《秋叶集》上,似在诉说一份浓浓的思念,他不由得哼起了这首熟悉的歌:“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

  “以树喻人的自勉”是高枫对作品的评价。他在一篇文中写道:“小树不忘阳光雨露的抚育,学生不忘党、祖国、人民(包括老师、父母)的培养,就是歌词概括的主题思想。表述方法是第一人称的自述,我想让语言尽量生活化、形象化,尽力做到寓情理于形象之中。”

  记者翻看高晓夏手中的书,看到高枫的简介。高枫(1931年-2023年),1954年开始在辽宁歌舞团工作,直到离休,国家一级编剧、辽宁歌舞团专职词作家,曾长期担任艺术创作室副主任,代表作有《校园的早晨》《黑孩子塞林娜》《无悔的选择》等。

  老搭档联手创作:《校园的早晨》还另有一个独唱版本

  令记者想不到的是,《校园的早晨》除了脍炙人口的谷建芬谱曲二重唱版本外,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高枫同辽宁歌舞团的老搭档、作曲家杨志忠关系甚好,两人在一起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那时候两家楼上楼下住着,又都在一个团里工作,有了灵感和新作两人就聚在一起研究。《校园的早晨》词作出来后,杨志忠老师谱了曲,这个版本与大家熟知的谷建芬老师谱写的二重唱版本曲风不同,更为深情,是独唱作品。”高晓夏介绍。

  这个版本同样收录进了《校园的早晨——高枫歌曲二百首》,被列为上辑的第三首,可见高枫对该作品的尊重。记者对比发现,两个版本的歌词部分有细微区别,比如杨志忠版本“初升的太阳照在我脸上”多了个“我”字,“可爱的小树”在谷建芬版本中则改成了“亲爱的伙伴亲爱的小树”。

  高枫是一位高产的词作者,与李劫夫、刘炽、雷雨声、秦咏诚、铁源、杨志忠、徐克等作曲家都有合作。关于谷建芬与高枫合作创作《校园的早晨》的过程,通过高晓夏的讲述以及高枫所著文集内容,记者进行了梳理、还原。原来,两位艺术家早就相识。

  高枫在《秋叶集》中谈及,是1981年刊登于《歌曲》杂志的两封信——中国人民大学三年级学生钟明写给谷建芬的信和谷建芬的复信促动了他。

  钟明在信里写道:“生活里没有歌声就像没有太阳一样。我们想唱,我们要尽情地唱,可我们更渴望有更多的适合我们唱的歌曲。”谷建芬复信说:“在写给我的大量信件中亦同样地都在向着社会、生活,向千千万万个作家发出了迫切的呼吁。”

  这两封信反映的也正是高枫的心声。1983年,高枫在谈创作体会时曾说:“近年来我比较注意观察青少年的生活,对青少年的理想、志趣、愿望和苦衷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共鸣。通过几年的观察、体验,我认为当代青年学生是善于思考的一代,是敢于探索的一代,是非常可爱的一代。他们学习是刻苦的,情趣是高尚的,思想是健康的,是爱国爱社会主义的……”

  当代青年喜爱什么,反感什么?高枫以对人民和青年朴素的爱,以及冷静的观察,用作品给出了答案——“当代青年并不拒绝接受具有鲜明思想倾向的歌曲和其他文艺作品,他们拒绝接受的只是那种脱离生活、脱离现实,无血肉、无情感、板着面孔训人的以文艺形式书写的‘哲学讲义’……”

  高枫把《校园的早晨》这首词寄给当时正在北京大学体验生活的谷建芬。在隔空的合作中,两位艺术家产生了强烈共鸣。谷建芬很快谱完曲并在北大学生中首先试唱。由于曲子简洁、明快、流畅,很适合学生的审美要求,不久就唱开了。

  那时候,中国电影乐团王洁实、谢莉斯二重唱组合已经崭露头角,以翻唱《外婆的澎湖湾》等台湾校园歌曲闻名。谷建芬找到他们,把歌曲用钢琴弹给他们听,王洁实当时建议把歌曲的速度加快。

  这首歌被收录在王洁实、谢莉斯的第一张专辑《何日才相会》中。据说不到一年,盒带发行量就高达300万盒。“每盒定价是6块9,那时人均工资也就三四十块钱。销量这么好,可见受欢迎程度之高。”一位收集老磁带的网友感叹。高晓夏告诉记者:“我记得盒带上的第一首歌是《外婆的澎湖湾》,第二首就是《校园的早晨》。作为大陆音乐人的原创校园歌曲,这首歌的意义不言而喻,而且王洁实、谢莉斯这对黄金搭档为这首歌注入了鲜明个性。不过也带来一个误解,就是当时很多人认为这首歌是台湾校园歌曲,甚至现在还有这种误解。”

  传唱至今的秘诀:捕捉了时代的脉动和青少年的心声

  在高晓夏的记忆里,家里有一张珍贵的老照片,是高枫、谷建芬和王洁实、谢莉斯的合影,拍摄于1984年。因为《校园的早晨》而结缘的艺术小组,在参加“群众喜爱的唱片盒带歌曲”评选揭晓大会上难得地相聚了!遗憾的是,家里人没能找到这张照片。

  据《校园的早晨——高枫歌曲二百首》中的文章记载,这张照片的背后是几个人的对话。当时王洁实说:“这首歌采用了形象化的构思,把学生比作小树,在党的阳光下长成参天大树,使人觉得亲切又有新意。”谢莉斯则说:“《校园的早晨》热情明快、节奏感强,很好地刻画了80年代学生奋发进取的形象。”谷建芬说:“我原来设想的是个慢板,注重刻画校园早晨的宁静,但他们演唱下来,觉得还是用快一点的速度合适。”高枫用了一个比喻来形容自己的写作:“我觉得歌词是个没有翅膀的蜻蜓,它需要有四个翅膀才能飞起来,第一是作曲家,第二是歌唱家,第三第四是广播电视唱片社加听众观众。”

  央视“美的晚会”上,王洁实、谢莉斯首次演唱《校园的早晨》,加上磁带的广泛发行,这首歌不胫而走。校园内外几乎人人都会哼唱,还上过教科书,成为音乐教材,北大百年校庆和央视心连心艺术团赴北大演出都唱了这首歌……《校园的早晨》的风靡程度可见一斑。

  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高枫笔耕不辍,相继写出了包括《大地的爱》《春天的那朵小花就是我》《校园林曲》《毕业圆舞曲》等诸多青少年题材的歌词,其中《大地的爱》是他和谷建芬合作的第二首歌,同样由王洁实、谢莉斯演唱。

  文艺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莘莘学子带着理想步入象牙塔。“这首歌的走红正是因为准确捕捉了时代的脉动和青少年的心声。它一定程度上吸取了台湾校园民谣曲子朗朗上口、歌词雅俗共赏的创作特点,将校园生活与青春驿动以清新、活泼的歌曲形式演绎出来,生动刻画了80年代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副会长、沈阳音乐学院原副院长范哲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谷建芬是中国流行音乐乐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高枫是我省很有才华的专职词作家,他们在校园歌曲上的合作很成功。“《校园的早晨》在当时就是一个很新鲜的作品,没有讲大道理,通俗易懂,曲风清新,特别契合80年代青少年的审美,是校园题材、都市风格的结合,特点很突出。”

  在辽宁省音协流行音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杨原看来,优秀校园歌曲传达给人的情绪,非常有感染力。“那个时候也是我国流行音乐的起步阶段,对新鲜的曲风大家比较敏感。歌词的内容和曲风非常契合,就像是同时代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为什么那么火,因为我们正处在那个年代,大家都是振奋的,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作贡献,大学生们早上睁开眼睛就感受到阳光雨露,触摸到生活的美好。《校园的早晨》不仅旋律动人,它带动的情绪和当时大学生的精神面貌非常符合。”杨原说。

  作为老一辈辽歌人创作的经典,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继续演绎着《校园的早晨》。“这首歌曲成为我们乐团打造的《国韵芳华》音乐会上的保留节目,而且常演常新。”副团长张岩生介绍,演奏家们边弹奏边变换队形演唱,中阮、二胡、琵琶、柳琴、笙的音色与清新明快的旋律相得益彰,崭新的编配方式和创新的表演方式让经典焕发出新气质。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杨 旭
审核:杨东溟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