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评书大赛展现“年轻态”

鞍山评书大赛展现“年轻态”——

“评书之乡”期待精彩“下回分解” 

  75岁的北京评书省级传承人张全友说的《民族魂》,荡气回肠。

  辽宁科技大学曲艺系学生岳秋实演的《长坂坡》,绘声绘色。

  5岁半的韵子修讲的《枉为人》,韵味十足。

  本报记者 吴 丹  文并摄

  核心提示

  醒木一敲风雷动,折扇轻摇论古今。近日,2024年鞍山评书大赛颁奖暨优秀节目展演活动落幕。作为近年来鞍山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次评书赛事,本次展演传递积极信号——鞍山评书正走在重振旗鼓、焕发青春的路上。

  如何在深厚文化积淀、名家辉煌业绩的基础上,发挥优势、传承有序,倾力打造鞍山“评书之乡”这一品牌,值得进一步思考。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业内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鞍山评书的焕新之道。

  后继有人

  老将新锐同台献艺

  “这里表演节奏再快一些,注意手眼、身段的和谐统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北京评书省级传承人、75岁的张全友刚换好演出服,就赶紧钻进后台化妆间,认真地指导起学生。

  上自耄耋翁,下至垂髫儿,老中青少四代评书人同台献艺,特别是青少年和大学生表现踊跃,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

  鞍山评书大赛由鞍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旨在会聚青年人才,弘扬传统曲艺文化,进一步打造鞍山“评书之乡”品牌。活动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近200人110组选手报名参赛。“省内多所高校的大学生也纷纷报名参与,预赛、决赛竞逐可谓激烈。选手带来的作品中,既有《长坂坡》等经典的传统段子,也有《人生最后的托举》等对新时代风貌和当代人物的讲述。这让我们非常欣喜,越是传统的文化,越需要新鲜的、充满青春气息的表达,越需要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与时代活力。这才是鞍山评书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根本要义。”鞍山市演艺集团党总支副书记刘东说。

  “我说说,你听听,自赤壁一败,行至华容古道,忽听得一阵铜锣响,闪出一哨人马……”5岁半的韵子修身穿汉服、手持折扇,落落大方地走上台,一张口这利落的嘴皮子、十足的韵味,就惊艳了全场。“这孩子范儿真足,有股刘兰芳的劲儿!”观众赞不绝口。

  韵子修是本次大赛年龄最小的选手,受到父亲(曲艺爱好者)的熏陶,她4岁半就开始学习快板、评书等传统曲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尽管那些大段的贯口背起来困难,很多情节内容她甚至还不懂,需要我们给她耐心讲解,但她特别执着,不背下来不睡觉。评书表演让她变得更加自信,我们会支持她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韵子修妈妈说。

  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曲艺系大三学生岳秋实此次获得最佳表演奖,在展演现场,身着长褂的他中气十足、绘声绘色地表演起评书《长坂坡》。“我觉得穿长袍、拍醒木、说传统评书,很潮!”让“老曲艺”演出“年轻态”,在作品内容、形态和表演风格等方面需不断更新,“这是我们曲艺专业大学生作为评书艺术接班人的责任。”岳秋实说。

  多点开花

  为“评书之乡”注入活力

  “我高兴地看到了评书艺术在鞍山后继有人!”看罢展演,省文联副主席、省曲艺家协会主席黄晓娟对着话筒激动地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黄晓娟看来,鞍山说书、听书传统悠久,涌现出单田芳、刘兰芳等一众享誉全国的评书表演艺术家,经过几代人的探索,鞍山评书已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表演特点和风格。鞍山坐拥以辽宁科技大学曲艺系、鞍山师范学院刘兰芳艺术研究中心、张全友评书基地等为代表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加之多位非遗传承人的努力和保护传承基地的建设,可谓多点开花,擦亮鞍山“评书之乡”这一品牌具有天然优势。

  “这次比赛实现了以赛促学,一批年轻人才的涌现,让我看到了更多希望。”黄晓娟建议,建立常态化的评书艺术比赛展演机制,建设更多推作品、推人才的交流平台,比如可以把“鞍山书会”恢复起来,以浓厚的社会氛围助推鞍山评书之乡早日挂牌。

  曲艺高等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破除了传统拜师收徒模式的单一性,与民间的活态传承联通共洽。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曲艺系主任周壮介绍,依托辽宁尤其是鞍山在曲艺领域的丰富资源,该校以艺术实践为主导,以曲艺理论研究为支撑,着力培养高层次曲艺专门人才。“评书表演是我们系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最早由田连元先生授课,目前是北京评书市级传承人裴冠红来讲授。学校一直积极与鞍山市合作,向市演艺集团和剧场等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鞍山评书之乡品牌的做大做强,无论是对促进驻地高校人才交流还是对地域文旅融合发展、文化氛围营造而言,都是双赢。”周壮说。

  “评书艺术必须从娃娃抓起,练好基本功。”出身于鞍山评书世家的张全友这样说。他8年前开办评书学校,主要面向小学生,教出了百余名小学员;常年走进鞍山师范学院、胜利小学、铁东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培养少年评书人才。每周2次,他几乎雷打不动地到当地“笑笑剧场”进行公益演出,他发现,剧场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有时候我说有事停演一场,他们就说,赶紧续上,听得正过瘾呢!”他认为,当年“三芳争艳”的场面使鞍山评书具有极高的威望和盛名,虽然现在面临着说书场地萎缩等问题的困扰,但通过补齐人才短板、政府搭台“唱戏”、多方合力扶持等举措的实施,鞍山评书“且听下回分解”的精彩会再度绽放。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