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策支持 畅通引进通道 我省大力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和“数字工匠”

  本报讯 记者徐铁英报道 刚结束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班学习,沈阳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李阳还想跟授课老师沟通,到大学实训教室里再演练演练,进一步巩固理论学习效果。

  李阳参加的培训班是我省举办的第三期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班。今年,我省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提升数字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畅通数字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并从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和“数字工匠”两个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大力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我省面向省内在岗或拟从事数字经济领域工作的各类从业人员,以及普通高校全日制毕业学年学生,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加强数字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对新设立流动站、工作站的单位给予15万元奖励;放宽企业博士后进站年龄至40岁,对新进入企业工作站或创新实践基地的博士后给予10万元奖励。引导博士后留辽来辽创新创业,对全球排名前200高校博士毕业生,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并留(来)辽工作人员,给予30万元奖励;在企业工作的博士后可破格申报或直接认定职称。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按规定给予每人每月最高2000元培训补贴;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发数字领域就业见习岗位,按规定给予每人每月最高2300元见习补贴。

  不断壮大“数字工匠”队伍,把数字技术作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和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必修课。对新建的国家级、省级数字领域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分别给予最高700万元和最高300万元补助资金。支持企业自主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培训,给予不少于每人每年5000元培训补贴。对新建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分别给予不超过30万元和不超过10万元补助资金。发展覆盖数字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全过程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自主开展高级工以上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照技师每人3500元、高级技师每人5000元标准给予企业或个人补贴。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