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李 曼
春节刚过,位于丹东东港市十字街镇的佳宏板栗专业合作社就忙碌起来,新订单产品开始制作,新一年的剪枝、嫁接也准备起来。合作社成员干劲十足,“希望咱们的板栗有一天能家喻户晓!”
走进佳宏板栗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丹东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佳丰一号”的覆盖区域。“这些红点点都是我们推广出去的‘佳丰一号’,现在全市范围内都有农户种植,越来越多的种植户认可我们的新品种了。”佳宏板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伟介绍。
十字街镇是东港市板栗的主要种植区,种植面积达5.5万余亩,年产量1.7万吨,几乎家家种板栗。但板栗经济效益不高、品种质量差,是摆在种植户面前的两道难题。
早在2018年,合作社就开始尝试引进新品种板栗,先后嫁接过河北迁西板栗、河南信阳板栗等品种,但大多以“水土不服”告终,只有一个不知名的品种经受住了考验,后取名为“佳丰一号”。经过4年培育,小规模种植区域的“佳丰一号”板栗长势喜人,果实个头大、口感甜、易脱皮,产量较老品种提高10%至20%,试验证明新品种完全可以在老品种上直接进行嫁接改良。为此,合作社还组建了一支爱琢磨的技术小分队,专门研究新品种的扦插技术以及后续管理。
新品种有了,种不种?种植户犯了难。品种改良最快也要第三年才能见效,大多数种植户选择了观望。“推广的时候最难了,新品种没有知名度,许多老乡不想折腾了,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讲起当初推广新品种的时候,刘伟直挠头。
为了让大家放心种植,合作社承诺:凡是种植“佳丰一号”的农户,丰收后合作社按照至少高于金华板栗市场价五毛钱的价格进行收购,签订保底收购合同,并且为合作社成员提供免费的嫁接服务,后续种植期间的防冻、防旱、病虫害管理也将持续跟进。
许多种植户放下了顾虑,2022年合作社累计推广了1000余亩种植区。种植户栾林先说:“新品种优势明显,还适宜深加工,我本来还有点犹豫,听说合作社既管嫁接又管收购,我120多亩地就都种上它了,现在成活率很高。”
有了好品种,还要有好品牌,合作社瞄准了在产业链上做“乘法”。“佳丰一号”易脱皮、甜度高的特点让合作社看到了新机遇。于是,合作社与当地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探索板栗深加工产业,建立了板栗产品研发室,将板栗加工成即食板栗、板栗罐头等多种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如今在十字街镇,“佳丰一号”板栗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佳丰一号”究竟能带来多少效益?刘伟坐下来跟记者算了笔粗账。截至目前,佳宏板栗专业合作社共在丹东市推广“佳丰一号”新品种1.2万亩,按照一亩地增产60斤计算,仅售卖毛栗子就能直接带动农户增收约540万元,再加上工厂带动的就业与板栗产品利润,效益十分可观。
“人人都知道东港草莓好,却不知道咱东港还有大板栗。合作社的成员可都铆着劲呢,盼着这‘黄金栗’也能给咱家乡长脸!”刘伟说。
责编:李明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