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部
春风徐来,万象更新;大江奔流,奋楫者先。
乙巳蛇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考察,看望慰问干部群众,面对面指导辽宁振兴发展,一路殷殷嘱托、一路悉心指导,高瞻远瞩、立意深远,春风化雨、情深意切,为辽沈大地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全省上下掀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热潮,备受鼓舞、无比振奋,激发了勇往直前的斗志,增强了决战决胜的信心。
回望来路,时间的坐标,镌刻着我们的奋斗足迹。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极不平凡、殊不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乘胜而上,胸中有蓝图,目标再聚焦。锚定攻坚之年目标任务,在首战告捷、实现“四个重大转变”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开展“八大攻坚”,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发展质效、产业韧性、动能转换、发展活力、安全发展、民生福祉的“六个新提升”。
这一年,我们迎难而进,怀凌云壮志,闯难关险滩。面对有效需求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体制机制不活、风险隐患较多等现实难题,我们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奋力补齐发展短板,击退前进路上一个个“拦路虎”。
这一年,我们向新而行,秉创新锐志,逐时代新潮。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的政治,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以“辽宁之为”担当“国之重任”、服务“国之大者”,以一域之光为全域添彩。
数字是最好的见证,沉甸甸的“成绩单”来之不易:2024年辽宁GDP增速5.1%,连续8个季度赶上或超过全国水平;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5.3%,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创10年新高;全省研发投入增速6年来首次超过全国水平,投入强度创10年来新高;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3%,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连续22个月高于全国。
赶超的态势,随处可见;赶超的勇毅,自始如一。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每条战线都是主战场,每个部门都是主力军,每名干部都是排头兵。经历首战告捷、连战连胜,今日之辽宁,“稳”的势头在延续,“进”的步伐更有力,“好”的因素正积累。
事非经过不知难。两年来,我们坚持把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总遵循、总纲领、总指针,推动振兴发展取得突破性、转折性、历史性进展,扭转了经济总量全国排名持续下滑的被动局面,扭转了经济增速长期低于全国水平的发展态势,辽宁全面振兴展现出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
这份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总书记领航掌舵、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关键在于省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统筹谋划,厘清发展思路,团结各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力量在于全省干群同心、上下同欲,攻坚克难、众志成城,汇聚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合力。
2025年,三年行动来到了决胜的关口。决胜之战怎么打?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都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2025年还叠加“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特殊时点,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辽宁,在肯定辽宁各项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希望辽宁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勇于争先”四字,字字珠玑、力重千钧,既是深情牵挂、殷殷嘱托,又是深情厚望、鞭策鼓劲。
2月5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辽宁“新春第一会”隆重举行,鸣响冲锋的号令枪:当好东北振兴的开路先锋,以辽宁特有的大忠诚、大担当、大作为奋力夺取三年行动全面胜利。这份回应,坚定有力!
当前,虽然我省仍面临严峻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以及有效需求不足、民间投资不振、企业减产停产等问题,但能否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战,事关人心士气、事关外界预期,辽宁没有退路和余地,必须一鼓作气、乘势而上,持续巩固良好发展态势,持续释放良好预期,确保实现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水平的目标。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向前看,机遇与挑战同在。我们的产业基础、科教实力、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为持续推进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准备了条件。我们聚焦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打造新时代“六地”,团结奋斗,以首战之年的首战告捷、旗开得胜和攻坚之年的连战连胜、再奏凯歌,为打好打赢决胜之战以及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振兴新路子积蓄了源源动能。
冲锋的号角吹响!不负民众期许,不负时代使命,在“危”与“机”的动态转化中争取主动,在“稳”与“进”的相互促进中打开新局,辽宁必将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责编:王永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