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睿驰申请专利技术近一千五百项,与众多国内外整车厂开展合作——
凭“软”实力长成“独角兽”
本报记者 孔爱群
只需按一下按键,不用碰方向盘,汽车就自动倒进停车位,不剐不碰、稳稳当当。
日前,在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门口,自动驾驶高级咨询顾问董小航现场演示了这一功能。
“除了自动泊车,公司研发的第四代产品还具有记忆泊车、远程一键挪车、高速自动NOA、自动超车并线等功能,已在车企量产应用,能让长途驾驶更轻松、更安全。”董小航说,携手车企为用户打造更好的出行体验,公司至今已迭代了五代产品。
东软睿驰2015年成立,主要从事汽车基础软件、自动驾驶、车云一体和大数据等面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软硬件一体业务。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外150余家整车厂及零部件制造商开展了技术协同及量产落地,凭借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产品与服务,成为国内自动驾驶、基础软件、操作系统等领域的头部企业。
2021年至2024年,东软睿驰连续4年入围“胡润全球独角兽企业”榜单。2024年,公司正式成为辽宁省“独角兽”企业。
前瞻布局
东软睿驰副总裁刘威博士介绍,作为国内最早做自动驾驶的企业之一,公司成立之初就布局了“CASE”4个方向。C是网联化,A是自动化,S是共享出行,E是电动化,这样的全产业布局,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少见。
“这几个方向我们常抓不懈,并且沉淀了一些基础技术,比如基础软件和操作系统。”刘威这样定义东软睿驰:一家以软件和操作系统为基础,面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做下一代汽车核心软件和产品的高科技公司。
在宽敞明亮的公司走廊里,摆放着东软睿驰荣获的各类奖杯和历代产品。
“最早只有一个摄像头,采用的是传统的机器学习神经网络AI模型,第四代产品已配备11个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传感器等智能感知硬件。”从最初单一的车道偏离、碰撞预警功能,到现在只需设置一个导航目的地,高速上下匝道、自动超车都交给系统完成,董小航逐一讲解不断迭代升级的自动驾驶“中央大脑”。
卡车换道时,盲区非常大,自行车、摩托车等容易被卷入车底,这个难题国外都是通过毫米波雷达解决的。而东软睿驰创造性地利用摄像头,把控制器接入了右侧盲区。在产品化后,又联合车企和上海检测中心,将其制定为国家标准,后来进一步成为国际标准。“从商用车起步,我们为东风做了中国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前视一体机。”刘威强调,公司商用车产品曾连续4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为车企开发自动驾驶功能,是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完成的。刘威解释,不同厂商的嵌入式硬件资源不一样,即使是在计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公司也能把系统开发出来,不仅性价比高,而且功能更多。“这对算法的掌握和嵌入式软件的功底要求非常高。”刘威说。
而东软睿驰背靠东北大学,恰恰具有先天技术优势和深厚技术积累。
公司的基础软件产品已成功适配近40款国内外主流芯片,与本田、比亚迪、广汽、长安、吉利、一汽红旗、东风岚图等的合作项目实现了规模化量产,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得到行业高度认可。企业连续4年获毕马威中国领先汽车科技50强、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企业、高工智能汽车基础软件供应商市场竞争力第一名,并连续多年获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供应链优秀创新成果奖。
全球视野
不久前,多款面向“AI定义汽车”时代的全新产品,亮相东软睿驰上海新品发布会。其中,L2+城市车道领航域控制器X-Box 5.0,今年将在东风岚图相关车型量产搭载。
在刘威看来,公司从成立至今能一直追求并保持技术卓越,源于两点。
一是全栈的能力。从软件、算法到操作系统,再到硬件及产品交付的全栈体系和技术能力,使得核心技术都能握在自己手里,这是卓越的根基。
二是全球的视野。始终与车企、合作伙伴共生、共赢,从中掌握更多市场需求和技术。公司既与国内车企合作,又坚持做国际业务,一个开放的生态,换来全球化视野。
这种全球化,还体现在吸引人才上。企业不仅立足沈阳、大连,还在上海、武汉、重庆、广州等地建有研发中心,吸引全国人才。“在国内外建成研发中心7个、生产基地5个、营业中心14个,主要目的就是吸引全球人才”。
公司现有员工1400余人,研发人员占比80%以上。“只有这样的投入才能跟上智能汽车的快速迭代。”刘威坦言,今天的汽车产业,已经汇集了所有包括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在内的顶尖技术。“过去迭代一个车型需要五到十年,现在最快的用不上两年,这意味着软件产品也得跟着升级。”
10年间,凭借对卓越的执着追求,东软睿驰已申请国内外专利技术近1500项。全栈自主研发的软件开发平台NeuSAR,已在国内外众多车企中实现规模化应用,覆盖超50款车型,累计装车量超1000万套,全面赋能整车智能化能力构建与快速迭代。在云端能力布局上,研发的车云协同软件平台,赋能广汽打造了行业首个车云一体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
“一直以来,我们还致力于打造基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汽车生态圈,牵头制定国产基础软件行业标准,并在相关国际组织内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刘威表示,未来,将持续升级核心软件产品,探索AI技术与汽车产业融合创新,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责编:王世海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