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书明
看点
一个特定的事件是如何发生的?这些事件如何反映更大的历史背景?《程允亨的十九世纪:一个徽州乡民的生活世界及其变迁》从微观史角度,聚焦普通人的人生故事,折射时代变迁的痕迹。此书作为个体层面的整体史,展现了19世纪的乡民生计与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的真实面貌。
在历史长卷中,普通人的生活往往难寻踪迹,他们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显得微不足道。《程允亨的十九世纪:一个徽州乡民的生活世界及其变迁》以独特的微观史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历史的新窗口。这本书不是对帝王将相事迹的记述,而是对一个普通徽州乡民生命历程的凝视,在猪肉账本和银钱比价表中捕捉历史的真相,在排日账和家谱文书里寻找岁月变迁的痕迹。作家、学者刘永华以普通人的生命历程为切入点,展现了微观史写作的独特魅力。
程允亨,一个普通的徽州乡民,生活在19世纪的中国乡村。他的生命轨迹,被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来:从少年时期的求学,到成年后的经商,再到晚年的归隐,每一个生命阶段都折射出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风貌与文化特征。作者通过对程允亨日常生活细节的描摹,展现了徽州乡村社会的运行机制、宗族关系的复杂网络,以及商品经济对传统社会的冲击。
刘永华长期致力于明清社会文化史、明清社会经济史与民间历史文献研究,通过大量的民间文献、家谱、契约文书等史料,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乡村社会图景。
个体如何在社会、文化、权力结构中行事并产生影响?微观史的本质在于:具体性、深度与关联性。它从细致的个案出发,不断寻找这些个案背后的复杂历史脉络。既关注个体,也关注社会的整体性。在当代史学研究方法论的革新中,微观史写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它强调对史料的细致解读,注重对历史细节的还原,这种研究方法使得历史叙述更加生动和具体。
书中记录的程允亨的猪肉账本,看似琐碎平常,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历年猪肉购买情况的记录,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徽州乡民家庭的日常生活水平。猪肉消费量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家庭经济状况的起伏,更折射出整个徽州地区经济社会的变迁。在丰收年份,猪肉消费量明显增加;在灾荒时期,账本上的记录则显得稀疏。这些细微的变化,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民生图景。猪肉账本中的价格波动,更是反映了19世纪徽州地区的物价水平和经济状况。通过对比不同年份的猪肉价格,我们可以观察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等宏观经济现象对普通家庭的影响。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实则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为我们理解那个时代的经济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从账本中,我们还能读出徽州乡民的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猪肉不仅是重要的日常食物来源,更是节庆礼仪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账本中记载的猪肉消费高峰,往往与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重要时刻重合。这种消费模式,反映了徽州地区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
程氏排日账中的银钱比价表,为我们提供了观察19世纪货币体系的独特视角。通过分析银钱比价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货币市场的波动情况。银钱比价的起伏,不仅影响着程允亨一家的日常生活,更折射出整个徽州地区的经济状况。银钱比价的变化对程允亨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银贵钱贱的时期,以铜钱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程家面临着实际收入缩水的困境;而在银贱钱贵的时期,他们的购买力则相对增强。这种货币波动带来的经济压力,迫使程允亨不断调整家庭开支,寻找新的收入来源。
生活水平的差异反映了乡村社会的分层结构。程家的生活水平虽然高于普通农民,但与富商巨贾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还反映在社会地位和文化资本上。通过分析这些差异,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乡村社会的分层机制。从程家的生活水平变化中,我们还能观察到乡村社会的流动情况。程家通过商业活动实现了社会地位的提升,这种提升不仅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还带来了社会资本的积累。这种社会流动,反映了19世纪徽州地区的社会变迁。
从银钱比价的变化中,我们观察到徽州地区与全国经济的联动关系。比价的波动往往与全国性的经济事件密切相关,如鸦片战争后的白银外流、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经济动荡等。这些宏观历史事件的影响,通过银钱比价的变化,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一个普通乡民的生活中。
书中记录的程氏排日账可以窥见真实的生活图景。排日账,详细记录了家庭日常收支情况。通过这些记录,我们可以还原出一个徽州乡民家庭的日常生活场景。从柴米油盐的采购,到人情往来的支出,每一笔账目都勾勒出那个时代的生活图景。这些看似琐碎的记录,为我们理解19世纪徽州地区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排日账中的收支结构,反映了程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通过分析各项支出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家庭在维持基本生活之外,还有余力进行文化消费和社会交往。这种经济状况,体现了徽州地区相对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排日账中,我们还能观察到徽州地区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账本中记载的人情往来、宗族活动等支出,反映了徽州地区重视宗族关系、讲究礼仪规范的社会文化传统。这些文化特征,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开支,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程家的交易记录,为我们提供了观察19世纪徽州地区交易形态的宝贵资料。通过分析程家的交易方式、交易对象和交易规模,我们可以重构当时的市场网络。这些交易记录显示,徽州地区的市场网络不仅覆盖本地,而且延伸到周边地区,反映了区域经济的活跃程度。
货币使用情况是理解交易形态的重要维度。程家的交易记录显示,银钱并用是当时的主要交易方式。通过分析银钱比价的变化,我们可以观察到货币市场的波动对交易活动的影响。这种货币使用的复杂性,反映了19世纪中国货币体系的特征。从交易形态中,我们还能观察到乡村社会的信用体系。程家的交易记录显示,赊账交易是常见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依赖于社会信用体系的支持。通过分析赊账交易的情况,我们可以了解乡村社会的信任机制和商业伦理。从程家的商业活动中,我们还能观察到徽州地区商业文化的特点。程家注重诚信经营,讲究商业道德,这种商业文化不仅影响了程家的商业实践,也反映了徽州地区独特的商业传统。
程氏家谱的记载,提供了观察徽州宗族社会的独特视角。通过分析家谱中的世系关系、婚姻网络等信息,我们可以重构程允亨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这种网络不仅影响着程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活动,更反映了徽州地区独特的社会结构。家谱中记载的婚姻关系,反映了徽州地区的婚姻习俗和社会流动。通过分析程家的婚姻网络,我们可以观察到徽州地区重视门第、讲究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同时,一些跨地区的婚姻关系,也反映了徽州商人的活动范围和社会影响力。
从家谱文书中,我们还能观察到徽州地区的社会流动情况。程家的兴衰历程,反映了19世纪徽州地区的社会变迁。通过分析家谱中记载的科举功名、商业活动等信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家族在社会变迁中的命运起伏。
普通人的生活往往被历史遗忘,但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体经历,构成了时代的底色。《程允亨的十九世纪:一个徽州乡民的生活世界及其变迁》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微观史著作,它通过细腻的史料挖掘和生动的叙事手法,将普通人的生活细节与宏大的时代背景紧密结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鲜活的历史图景。通过猪肉账本、银钱比价表、排日账和家谱文书等资料,我们得以重构一个徽州乡民的生活世界,在琐碎的日常记录中感受历史的温度。这种写作方式,不仅丰富了历史叙述的维度,也为我们理解人性、思考生活提供了新的视角。
责编:周艺凝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