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曹欣莹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不可替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激励千家万户搞好家庭建设、过上好日子。“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深刻阐明了家庭建设的基础性、稳定性和持久性作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社风清,则社稷安。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地讲起幼时母亲所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让我们深刻感悟到这个故事对他的深远影响,感受到涵养良好家风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良好的家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仅滋养着家庭成员的心灵,更在潜移默化中支撑起整个社会风气。家风与民风、社风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建起社会文明的精神大厦。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家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共同努力。推进家风建设,要重视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重要作用。父母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要用好家庭这个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其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党员干部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让家庭家教家风成为社会文明的“助推器”,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千家万户的强大合力。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