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许民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面对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需求,要坚持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统筹优化教师管理与资源配置,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强师优师筑牢教育强国根基。

  坚持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为我们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强教必先强师,强师重在铸魂。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能够为教师指明前进方向,还能够激励教师锐意进取,涵养高尚的师德师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工作中要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励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坚持将教育家精神贯穿教师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各环节,筑牢教育家精神践行主阵地,坚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涵育“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将“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作为核心能力,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厚植“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推进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教师发展的首要位置。重视师德师风这一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融入教师准入、考核、晋升等各环节,建立健全师德失范行为监测、核查、惩处及警示教育长效机制,引导教师自律自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构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前提,也是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要立足国情,通过体系化建设,不断锻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一流教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撑。

  高素质教师是教育质量提升的“源头活水”,要以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健全师范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师范教育水平,强化师范生核心能力训练,筑牢教师培养的根基。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优化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深化师范院校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地方政府、优质中小学协同育人机制,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完善服务“五育并举”和融合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学科教师教育体系重构,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优化培训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利用数字技术汇聚优质资源,为教师提供泛在可选、精准匹配的在线学习内容,提高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并将数字素养提升纳入教师培训内容,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质效。

  强化教师权益和待遇保障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要通过科学管理盘活教师人才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教学效能、强化保障提升职业吸引力,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治理现代化水平。要理顺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赋予学校更大办学自主权,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探索高校人员总量管理,切实赋予学校更充分的用人自主权。统筹优化教师管理与资源配置,建立基于学龄人口变化、课程改革需求的教职工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校师资配比、教师岗位结构比例。运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师资供需,综合运用集团化办学、学区交流、银龄讲学计划等方式,着力破解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难题,推进建立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提升教师队伍治理精准化水平。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深化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突出绩效激励导向,合理体现知识价值。建立教师工资待遇保障落实情况督导问责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和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坚决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支持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大胆探索创新,营造宽容失败、鼓励改革的良好氛围,让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从而心无旁骛、满怀信心地投身于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本文为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研究”(23VSZ052)阶段性成果】

责编:张晓楠
审核:刘立纲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