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军队北大营驻地,进攻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让全国人民看清了日本侵略者的真实面目,激起了全民族的抗日怒潮。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毅然奋起抵抗,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抗日武装,前身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民族危亡之际,这支队伍深入白山黑水,与日军奋战14年,歼敌近18万、牵制日伪军近百万,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将士们以血肉之躯铸就“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东北抗联精神,如火炬长明,激励后辈勇毅前行。
辽宁,这片被战火淬炼、被理想照亮的土地,孕育着无数闪耀着信仰光芒的精神图腾。这里是鲁迅艺术学院北迁的终点,始终传承扎根人民、书写人民的鲁艺精神;这里是践行红医精神的沃土,始终弘扬救死扶伤、勇毅担当的红医品格;这里是红色金融的重要阵地,始终坚守稳定经济、保障供给的金融信念。在辽沈大地上,红色血脉奔涌不息、熠熠生辉。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令人景仰的英雄。这些英雄的名字和事迹永载史册,被刻进纪念碑塔,写进城市街道,融入山川河流。每一个以英雄之名命名的红色地标,都定格了一段难忘的抗战记忆,穿越时空,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在抗日战争历史上矗立起一座座不朽丰碑。
回望历史的烽烟,守望迢迢的来路,那些沧桑的片段不是单纯的记述,而是民族精神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当辽沈的天空还涤荡着不屈的呐喊,当辽河的岸边还包裹着硝烟的记忆,那些藏在荒岭的密营、刻着弹痕的老墙、浸过热血的村庄,都被岁月磨洗成厚重的胶片,铭刻着不朽的功勋,激荡起生生不息的爱国情、报国志。
核心提示
红色,是辽宁最鲜亮的底色。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六地”见证了辽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给这方热土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资源。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近日,我省推出“辽宁抗日战争红色旅游线路”,将遍布辽宁各地的红色资源“串珠成线”,串联起从抗战起点到胜利的红色印记,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让游客在旅途中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为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责编:周艺凝
审核:刘立纲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