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本桓宽高速公路K129-K130段路基。
图为本桓宽高速公路桓仁南互通。
简介
本溪至集安国家高速公路本溪至桓仁(辽吉界)段项目是辽宁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国中铁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投资建设,于2022年8月8日开工,提前1年建成通车。
项目起自本溪市明山区,主线经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止于辽吉界挂牌岭,支线延伸至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途经2市3县1区12个乡镇,建设里程223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全线设置11处收费站、4处服务区、4处停车区,由4处枢纽立交与既有丹阜高速、鹤大高速和永桓高速相连通。
穿珠成链 建成“醉”美高速
辽东山区,地质复杂,岩溶、断层带密布,堪称“地质博物馆”。修建于此的本桓宽高速公路,管理跨度大、工程种类全、环水保要求高、桥隧比高达35%,是辽宁省目前地质最复杂、修建难度最大的山区高速公路。
困难重重,但难不倒日夜攻坚的项目团队。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采用最新技术、突破行业瓶颈,展现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
摩天岭隧道是本桓宽高速公路项目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隧道左线长5590米、右线长5625米,是辽宁省在建公路中最长的隧道。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项目团队通过GPR、TSP技术实时监测围岩变化,结合“管超前、严注浆”原则克服岩爆、涌水、破碎带等高风险地质难题,以创新应用新型光爆帽技术,实现日均掘进效率提升30%。
在浑江特大桥建设中,项目团队利用首创的“装配式桥墩预制拼装工艺”,将工期缩短30%,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在威宁互通太子河大跨度悬臂现浇梁施工过程中,采用模板兜底技术,运输采用挂篮方式跨越太子河,实现道路通行和施工生产两不误。
本桓宽高速公路不仅是一条交通动脉的物理延伸,更是一次打破地域壁垒、重组区域旅游资源的重要实践。该项目将本溪水洞、关门山、绿石谷、大石湖、老边沟、天桥沟等十余个4A级及以上的景区打通,形成一条“旅游黄金通道”,为辽东地区文旅产业和经济转型注入新动能。
本桓宽高速全线设有4处服务区,其中小市服务区通过“开放服务区+旅游”的创新模式,让服务区和区域游客服务中心融为一体。本溪水洞、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可在服务区提供前端服务,游客将车停在服务区即能乘坐大巴便捷转入景区,缩短“在路上”与“在景区”之间的时空距离,将枯燥的交通动线转变为沉浸式旅游体验。
天桥沟服务区位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毗邻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是连接本溪、桓仁及宽甸支线的关键枢纽。服务区具有交通补给与旅游服务功能,在建设中特意对服务区楼体装饰和景观广场进行优化设计,与周边自然景观协调融合。
责编:曹思洋
审核:刘立纲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