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515凌绥高速 全长175km

图为凌绥高速公路凌源东互通。

  简介

  凌绥高速公路项目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G45)赤峰至绥中联络线(G4515)的辽宁段,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铁建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投资建设,于2022年8月8日开工,提前1年建成通车。

  项目起自朝阳凌源市,经建平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建昌县,止于葫芦岛市绥中县,途经2市5县(市)16个乡镇,建设里程175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全线设置10处收费站、3处服务区,由3处枢纽立交与既有长深高速、京哈高速和兴建高速相连通。

  开辟辽西“出海”新路线

  凌绥高速公路处于阴山纬向构造体系中,起、终点地面高差432米,路面高差422.5米。路堑最大挖深41.15米,路基最大填高26.95米,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分布密集,且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局部地段存在岩溶、崩塌、地震液化、边坡碎落、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特殊岩土主要为湿陷性黄土、膨胀性岩土、季节性冻土、软岩、软弱土等,给项目的设计、施工带来较大难度和挑战。

  面对困难和挑战,中国铁建牢记央企使命担当,全力以赴打造标杆工程、民心工程,投入超2万名建设者、5000余台套大型设备,连续3年超额完成投资和建设任务,最终提前一年实现安全优质高效通车。

  为保护绿水青山及风景名胜区,项目在设计初期就按照“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的原则开展路基工程设计,全线设计隧道15座,总长19727米,其中长隧道9座,长16408米。为促进沿线旅游开发,中铁建投(辽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同设计单位一道,深度挖掘隧道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及景观特点,并通过隧道洞门体现出来,实现“车在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视觉感受。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方充分发挥“1+9+N”科技创新体系优势,以“智慧工地”为抓手,运营BIM建模、无人机巡检、“5G+AI监控”等新技术,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创新采用轮组式桥梁顶推工艺、SPMT模块车快速拆桥等新技术,将施工效率提升数十倍,极大缩短了工期;应用毫米级精度的3D智能摊铺系统、长寿命沥青技术,保障工程质量。

  建设过程中,凌绥项目共获得省级QC成果4项、企业级科技论文三等奖4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省部级专利大赛三等专利3项、省级工法3项,发表论文19篇。

  作为连通长深高速公路和京哈高速公路两大交通走廊的重要通道,凌绥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内蒙古赤峰与绥中港之间的通行时间由6小时缩短至3小时以内,为内蒙古及辽宁省西部地区开辟一条新的出海通道,对推动辽西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融入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促进沿线优势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责编:曹思洋
审核:刘立纲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